发展新质生产力 探索学科前沿|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张立军做汽车学科发展报告

2024-05-31 23:11:51

5月28日下午,发展新质生产力 探索学科前沿——同济大学学科发展系列报告会的第三场在逸夫楼开讲,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张立军做汽车学科发展报告。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副校长娄永琪,上海市政府参事、汽车学院教授余卓平,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张觉慧出席报告会,校发规部部长李翔宁主持会议。

报告会上,张立军以“开新局,创新域,提新质——推动智能电动车辆学科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为新时代学科发展新方位剖析、新变局学科发展新方向研判、新征程学科发展新方案规划三个部分,介绍了同济汽车发展三十六载的历史沿革、发展经验与辉煌成就,面向未来汽车的交通新场景、产品新视角、产业新生态、技术新内涵引出的汽车战略、科技、育人的新挑战进行了发展态势研判。之后,明确了同济汽车学科“1中心+3网联+4转型”的发展战略,依托学科平台的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实现开新局;面向科研版块的设计数字化+大数据模型化、驾驶自主化+车路协同化、能源零碳化+动力电动化、结构轻量化+空地两栖化实现创新域;立足智能电动车辆一级交叉学科、四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汽车中德合作”范式实现提新质。

嘉宾对谈环节中,余卓平、张觉慧都对报告予以充分的肯定并分别进行了点评。张觉慧从企业视角出发,提出面向汽车未来发展和当前企业面临的困境,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如何能快速地迭代和响应;余卓平认为,汽车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融合体,未来学科发展需要打破学院的藩篱和障碍,如何实现学科的融合值得深思。

最后,郑庆华作点评和总结讲话。他表示,知学科因何而来,才知其价值所在,才能谋划未来。在未来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学科发展不仅仅是凝练自身学科发展来路和去向,更重要的是凝心聚力、排兵布阵,有组织地把人才培养工作做好,才能够主动实现精准应变。

责任编辑:葛畅 史静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5月28日下午,发展新质生产力 探索学科前沿——同济大学学科发展系列报告会的第三场在逸夫楼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