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引擎计划”学生骨干训练营学员,“引擎+”校友学生结对计划学员及学生党支部、学院分党校学生代表一行赴联合汽车电子参访交流。联合汽车电子副总经理、校友郭晓潞博士,跨域控制-先进网联业务部总监、校友余浩杰,人力资源总监任刚,跨域控制-中台系统开发部经理、校友付乐中博士,系统开发工程师、校友杨震宇博士,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党委副书记、校友分会秘书长葛畅,汽车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校友分会秘书杨正宇等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1
探秘车云一体化生态创新
活动伊始,师生们走进联合汽车电子车云一体化生态创新中心。技术负责人通过"跨域控制平台""驾驶员在环仿真平台"等核心展区,系统展示了企业在智能网联、跨域控制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们在仿真平台中亲身体验了最新分布式驱动等跨域控制高阶功能。同时体验了基于SOA服务化的USP软件开发平台和基于CICD的软件持续集成和交付的黑灯软件工厂,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可感知的工程实践。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
校友专访
同日,汽车学院研究生第十六党支部、第十三党支部以及本科生党支部的党员代表对郭晓潞进行了专访。三十多年来,郭晓潞从同济汽车专业首届本科生、博士生,成长为我国汽车电子领域的资深技术专家和管理者。他始终保持着对汽车事业的热爱,主持开发的产品从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到实现国际领先,领导的技术体系从自主研发走向生态合作。作为中国汽车产业革新者,他积极参与了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从技术突围到生态重构的三十年辉煌征程。访谈中,郭晓潞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从学生到工程师,从专业到管理的成长经验,同时介绍了联电积极推进转型的企业发展历程。他寄语学子们要夯实专业基础、秉持求新务实的精神,并在最后祝愿母校生日快乐,桃李满园!
3
校友倾囊相授 共话职业发展
在随后的校友座谈会上,来自研发、管理等岗位的4位同济校友与学弟学妹展开深度对话。针对"职业核心竞争力"的焦点问题,郭晓潞则从企业用人角度出发,提出“有意愿与有能力相结合,并且善于表达沟通”是企业尤为看重的工作能力,他鼓励同学们不仅要夯实专业基础,更要注重软实力的培养。付乐中结合自身经历强调“不怕困难,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是研发人员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鼓励学弟学妹们勇于面对挑战,在攻克难关中提升自我。针对同学们对未来就业趋势以及学历重要性的疑问,余浩杰给出了富有洞察力的解答。他指出,“业务发展的地区差异正在逐步缩小,很多企业正在进行从中东部向西部拓展的战略部署,同学们在求职时可以更加关注中西部城市的发展机会。”同时,他也强调,“学历并非成功的唯一决定因素。从本科到博士,每个人都能在公司找到合适的定位。进入职场后,企业主要看重的是个人持续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场问答中,学子们就行业变革、职业转型等话题频频发问,气氛热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4
引擎+计划结硕果 校企协同育英才
最后,第二届“引擎+”校友学生结对计划学员进行汇报。地平线首席生态官、校友徐健,ITW依工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校友曾宇航,伟巴斯特中国区动力电池系统总经理、校友方剑飞,联合汽车电子跨域控制-中台系统开发部经理、校友付乐中,岚图研发性能验证团队总监、校友韩广宇,中汽研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校友胡巧声,乐道汽车供应链设备与服务负责人、主任采购员、校友杨涛,上海汽检副总经理助理、校友徐成林,地平线人力资源部HRBP、校友马哲等,八个结对小组团队通过数据可视化、虚拟模型演示等形式,展示了过去一年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完成的智能座舱交互优化、电池热管理算法升级等课题成果。企业导师们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等方向,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
汇报结束后,葛畅颁发了优秀小组证书。
2024年,学院启动第二届“引擎+”校友学生结对计划。第二届“引擎+”校友学生结对计划联合8位大咖校友导师,赴中汽研、岚图、地平线、伟巴斯特、ITW、蔚来、上汽大众和联合汽车电子等企业开展8场行业调研,54余次交流活动,4场社会实践,专项内推近10人,组织8场校友沙龙,辐射互动84位校友,带领引领近300位学生,成功建立了优秀校友与在校学生的纽带,为学院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动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