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添“智”助力、“双带头人”行动赋能乡村研学游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19 16:56:58

3月14日,湖北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组织武昌首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新闻与文法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多个学院的6位党员教师组成调研团队,赴罗田县三里畈镇调研美丽乡村建设,以期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乡村振兴。此次调研响应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的号召,致力于发挥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先锋作用,通过党建引领助推地方发展。

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旨在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高校专业优势转化为地方发展动力。本次调研以乡村振兴、文化振兴和产业发展为核心,重点考察苍葭冲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并结合学术研究和政策实践,为当地提供可行性建议。

调研组一行受到三里畈镇党委书记徐应超、镇党委组织(统战)委员付蕾、苍葭冲村党总支书记欧阳罡、苍葭冲村生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映森、副理事长丁国民等地方领导的热情接待。徐应超书记对高校专家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希望调研组能为苍葭冲村的乡村产业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调研团队实地走访了苍葭冲村,重点考察了“家学展馆”“农耕展馆”“苍葭书院”“家学村宿”等主体建设情况,并深入了解村庄在传统文化传承、乡村研学游开发、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探索实践。该村通过深挖地方特色文化,成功塑造了“荆楚家学第一村”品牌,并荣获3A级景区称号。

调研队于苍葭冲村研学基地与三里畈镇干部合影(1)

调研队于苍葭冲村研学基地与三里畈镇干部合影

在座谈会上,中心主任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工支部书记李林教授详细介绍了研究中心的学术背景、研究方向及此次调研活动的核心目标。他指出,苍葭冲村的研学旅游和乡村文化产业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需要在产业链整合、品牌建设、研学产品体系构建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中心副主任新闻与文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教工支部书记余林教授提出,应聚焦景区定位,围绕“研学游”核心理念打造特色产品体系,结合教育研学、生态体验、民俗文化等要素,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内容。同时,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需匹配新媒体传播手段,通过数字营销、短视频推广、社交媒体传播等方式,提高品牌影响力。

艺术设计学院党员教师游娟副教授结合乡村文化建设,建议深入挖掘罗田地理标志产品——柿子,构建乡村旅游与农业品牌的联动模式。可将“柿”文化符号融入研学旅游内容中,打造以柿子文化为核心的农业文创产品,增强乡村文化品牌的辨识度。

经济管理学院党员教师张瑞林副教授则谈到,乡村振兴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议在苍葭冲村推广“农业+旅游+文化”的综合发展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推动文旅融合,形成良性循环机制。此外,还应加强生态保护,确保乡村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

调研座谈现场

调研座谈现场

李林表示,研究中心将积极探索校地合作的长效机制,推动“荆楚研学精品游”品牌化发展。在后续工作中,中心将与三里畈镇政府、苍葭冲村合作,共同制定乡村研学旅游的详细发展规划,拓展研学项目的横向和纵向发展路径,推动苍葭冲村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乡村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此外,调研团队计划成立跨学科跨学院专项研究小组,进一步深入研究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形成高质量研究报告苍葭冲村文旅融合建设方案,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将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的引领作用,促进高校师生参与社会服务,以学科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调研队于苍葭冲村党群服务中心合影

调研队于苍葭冲村党群服务中心合影

本次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标志着武昌首义学院党建引领下的科研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将在党建联建、智力支持、文旅项目建设等多个层面展开更深层次的互动与合作,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高校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刘永兴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湖北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经武昌首义学院跨学院的6位党员教师赴罗田县三里畈镇调研美丽乡村建设。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