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学院古籍整理和汉语言文字学教师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

2025-01-06 21:59:51 徐知意

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武汉大学文学院古籍整理汉语言文字学教师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1月3日,武汉大学文学院古籍整理汉语言文字学教师党支部开展了“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题党日活动。支部联系领导、院党委副书记王若飞出席活动,指导支部工作,支部党员围绕学院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展开研讨交流。

王若飞书记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讲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202310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王若飞书记指出,党员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与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对我院全局工作具有指导意义,青年学者、青年教师需要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在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给学院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对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实践要求,王若飞书记强调要从总书记2023年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出重要指示的“七个着力”出发,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王若飞高度肯定了党支部的工作。一直以来,支部严格落实党中央指示,在承担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做出了积极贡献。鼓励支部党员在促进“文化两创”与对学生的培养中寻找结合点,在专业教育与学科实践、素质教育与国家战略需求中寻找结合点。

围绕党课内容,并结合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支部党员展开热烈讨论,分享经历与经验。阮桂君老师认为,当前硕博士面临着就业与学业的双重压力,研究生导师要向学生传递幸福感。梁静老师指出,在培养过程中,老师要理解、关怀学生,给予学生安全感,帮助他们转变思想,排解压力,鼓励他们积极勇敢地面对困难。熊桂芬老师说到,导师带学生要有“慈母心态”,要进行“赏识教育”,多教育,多表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肖圣中老师也说,过去几年,学院老师尽心尽力帮助学生,让学院的学风有了长足的进步,思想工作绝不能局限于说教,要以真心换真心,因材施教,打破师生壁垒,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青年党员教师也交流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陈菡老师结合自己在参加的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的感受,提出了学院应如何支持举办学术活动的建议。赵昱老师则认为,老师要坚持对学生的高标准、严要求,通过教育教学,让大学经历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助力赋能。学院更要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学体系,优化教师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支部书记李寒光做了总结,在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进程中,武汉大学要有所担当,作为全国“样板支部”,党员教师在研究生教育的知识传授、学术训练与价值塑造方面,要有大局观。要多交流经验,化被动为主动,以长远的培养思维、正确的价值引领,关怀学生、信任学生、教导学生,为文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做出贡献。王若飞书记最后表态,在认真听取支部讨论和建议之后,将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的政策方案,充分调动学院教师共同参与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来。


责任编辑:徐知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1月3日,党支部开展了“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