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荆楚历史文化,数字赋能古籍新生——党支部赴江汉大学分享“文化两创”经验
立足荆楚历史文化,数字赋能古籍新生
——党支部赴江汉大学分享“文化两创”经验
2025年5月22日,武汉大学文学院古籍整理与汉语言文字学教师党支部来到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支部书记李寒光做了题为“立足荆楚历史文化,数字赋能古籍新生”的报告。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谭竞男,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学科负责人代表、青年教师代表以及人文学院全体研究生共同参与。
李寒光介绍了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举办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的背景和内容,强调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高校师生应以此为契机,解放思想,创新文化,为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智慧。
李寒光以武汉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团队作品“《黄鹤楼集》数字活化网站”为例,详细介绍了“文化两创”的选题、思路、建设经验与意义。该作品由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李寒光、李广宽两位老师共同指导,将湖北省图书馆藏明刻本《黄鹤楼集》数字化,融入AI作诗、意象检索、互动游戏等功能,实现了古籍的活化再造,在首届“文化中国”两创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佳绩。还与湖北省图书馆合作实现线下场景联动,产生了非常广泛的社会影响。
李寒光强调开展“文化两创”工作,选题需结合地域特色与专业优势,团队协作要高效沟通,研发成果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等等。此外,他还通过正反案例对比,提醒避免单纯文字创作,注重展示载体创新。互动环节中,师生就技术合作、学术通俗性平衡等问题展开交流,李老师建议借助学校产学研平台推进项目落地。此次讲座为学子提供新的思路,也启发文化创新与产业结合的深层思考。与会师生备受鼓舞,立志成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