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端的歌声交融到实地的研学同行,从文化交流的初遇相知到共建平台的深度协作,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自2023年起与新疆供销技师学院深度联动,持续开展“石榴花‘弘’ ‘新’心相‘毅’”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文化+实践”“教学+研学”的多元模式,搭建两地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平台,该项目于2024年入选国家民委“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全国试点示范项目”,成为东西部教育协同、民族精神共育的典型实践,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太湖之滨与天山脚下绚丽绽放。




01立足政策导向 搭建共建基础
(一)政策落地
严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手拉手”联谊活动文件精神,结合国家民委“三项计划”要求,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职业院校办学实践。


(二)机制建设
两校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在教学科研、师资培养、文化交流、团青活动等领域的合作方向;无锡城职院依托“无锡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创新“五聚焦五提升”工作机制与“12345”工作方法,为活动开展提供保障。


(三)常态化联动
从2023年6月首次线上联谊,到2024年11月线下研学营,逐步形成“节日互祝、文化互赏、思想互鉴、技能互学”的长效交流模式,累计参与师生超200人次。


02创新活动形式 深化文化交融
(一)线上破冰:跨越千里的“云相识”
2023年7月,两校开展“石榴花开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线上活动,通过“三共”形式拉近距离。
1、共赏文化
新疆同学以PPT、视频展示新疆美食美景,无锡学生介绍无锡、连云港等江苏城市文化,双方围绕历史、农特产品、风景名胜展开互动讨论;新疆学生弹奏萨它尔、无锡学生演唱校歌《弘毅》,展现多民族文化魅力。
2、共读思想
师生代表共同朗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片段,新疆学生咸佳辉分享“以青春力量助力民族复兴”的感悟,我校学生党员陆张楠结合“自找苦吃”理念,提出“合作直播助销新疆农特产品”的设想,强化理想信念共鸣。
3、共叙情谊
共唱歌曲《相亲相爱》,结对学生互留联系方式,为后续交流奠定情感基础;每年中秋、国庆等节日,两地师生云端互送祝福,让民族团结在传统节日中升温。




(二)线下研学:沉浸式的“同成长”
2024年10月30日-11月5日,“石榴花‘弘’‘新’心相‘毅’”研学营落地无锡,20余名两地师生走进9个特色学习点,开展多维度实践。
1、基地研学强认知
在无锡城职院“弘毅同心”教育实践基地,师生参观茶席工作室、“贸小金·遇见新疆”直播电商工作室、竹编原器工坊等,体验非遗技艺与职业技能;聆听江苏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专题报告,深化对“五个认同”“四个与共”的理解。
2、文化溯源增认同
走进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食品学科史馆,感受中华文化的多元与精深;探访无锡博物院、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礼舍古村,了解无锡工商文化、吴文化脉络,体会“四千四万”精神的时代价值;在惠山泥人厂、玉祁脚踏糕工坊实践非遗制作,亲手绘制泥人、制作传统糕点,让文化传承从“认知”走向“践行”。
3、红色研学固信念
赴延安精神无锡学习天地、“一包三改”纪念馆,回顾革命历程与改革历史,新疆教师库多斯·米吉提表示,“要将奋斗精神带回新疆,融入教学实践”,两地学生立志以实干担当助力民族复兴。




03聚焦成果转化 延伸育人价值
(一)技能协同
依托无锡城职院“贸小金”直播电商工作室,双方探索“新疆农特产品+无锡电商资源”的合作模式,计划通过专业共建、技能培训,帮助新疆学生掌握直播带货技能,实现“文化交流”与“职业发展”双赋能。
(二)精神传承
研学营结束后,两地学生自发组建线上交流小组,分享学习心得与家乡变化;新疆学生凯撒发出“邀请无锡师生赴疆研学”的倡议,形成“双向奔赴”的交流态势,让民族团结情谊持续延续。
(三)示范引领
项目入选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后,无锡城职院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与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与青海海东学校开展“石榴‘弘’ 青海蓝 同心‘毅’”活动,将“锡新经验”辐射至更多民族地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04案例启示
无锡与新疆两地院校的实践,以“青少年”为核心、以“文化”为纽带、以“发展”为目标,证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立足“有形、有感、有效”:通过具象化的活动让民族情谊可触可及,通过情感化的互动让精神认同入脑入心,通过务实化的合作让共同发展落地见效,最终实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目标,为新时代民族工作与教育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案例启示概括为三点:一是找准“共鸣点”,以文化分享、非遗体验、专业实践为载体,让各族青少年在“共学、共乐、共建”中增进认同;二是搭建“长效平台”从单次活动升级为共建协议、研学项目,让交流从“短期互动”变成“长期合作”;三是融入“时代价值”,将民族团结教育与职业教育特色结合,既传承文化,又培养服务国家发展的青年力量。
如今,无锡城职院的“贸小金”直播工作室里,仍能看到两地学生共同策划带货方案的身影;新疆供销技师学院的课堂上,无锡学子分享的江南文化故事还在流传。这场跨越3000多公里的“手拉手”,不仅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更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深深扎根在各族青少年心中。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