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的瑰宝,刺绣艺术源远流长,更是中国美学的基础。民间绣活题材广泛、文化内涵丰富,流传于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的澄城刺绣便是其中之一。2008年6月7日,澄城刺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探究承载着诸多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澄城刺绣,西北工业大学“走进乡村非遗,探寻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队于2022年7月13日来到了澄城县拜访非遗传承人党菊香老人。党奶奶十三岁时开始接触刺绣,如今年逾古稀的她将近六十载的岁月都通过那十指春风绣进了一件件作品里。在2016年5月20日,党菊香老人被任命为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澄城刺绣代表性传承人。
实践队到达党奶奶的家时,迎面而来的便是她和蔼的笑颜。党奶奶非常热情地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她的作品展览室,里面刺绣琳琅满目,各具特色。从独一无二的公主裙,到制作精良的十带裙;从造型独特的笔筒,到饱含童年回忆的枕头;从冬奥吉祥物冰墩墩,到庆祝建党百年的纪念品,党奶奶用像介绍自己孩子般的口吻向实践队员讲述每一件刺绣作品的创作历程和深刻寓意,感受得到澄城刺绣背后流动着的生命的张力。
在参观完鲜活灵动的绣品之后,实践队员就澄城刺绣的特点和发展现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向党菊香老人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党奶奶表示,澄城刺绣的特点是颜色搭配鲜艳,针脚密且细腻,图案以莲花和鱼钻莲为主,传达着生活富足、家庭美满、祈福祝愿等中华民族朴素美好的寓意。另外黄土高原、黄河文化赋予了澄城刺绣绚丽的色彩和热烈的情感,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对于澄城刺绣的发展,党奶奶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传统艺术怎样融入时代背景,怎样被现在的年轻人接受并自发传承,是她一直努力的目标。她曾在当地面向低年级的学生开展刺绣课程,孩子们高涨的兴致带给了党奶奶莫大的快乐和幸福。她也收了一些热爱刺绣的学徒,让更多的人看到并了解澄城刺绣中蕴含的美。
针对目前澄城刺绣的发展现状,党奶奶也提到了一些问题。例如,近些年愿意来学刺绣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技术传承队伍呈现高龄化特点,且大部分学徒并不以此作为主业,更多是以兴趣为出发点作为副业发展。除此之外,刺绣作品的销路阻滞,线下线上店面的缺失导致销售渠道闭塞,并且和当前大部分年轻人的主流消费方式难以接轨。宣传工作的缺失也是澄城刺绣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目前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像老人期待的那样走向全国。
提问结束后,每位实践队员都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从产品创新、媒体宣传、信息技术等诸多角度给出了自己对于解决这一现状的可行的方案。例如,将刺绣与大学录取通知书相结合,在录取通知书中加入刺绣的元素,用澄城刺绣绣出学校的一些重要标识,从而提高年轻人对澄城刺绣的认识,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一定要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固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刺绣艺术走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路。
在聆听党奶奶的故事中,实践队员看到的是老人脸上从未消退的笑容和眉宇间淡淡泄出的忧愁,感受到的是一颗对刺绣无比热爱的心和传承非遗任重道远的路。尽管澄城刺绣的传承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党奶奶从来没有放弃过这项她磨炼了六十余载的手艺,这是匠人对初心的坚守,更是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非遗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身为21世纪大学生,想要在世界思潮中站稳自己的信念,首先便要毫不动摇地坚定文化自信。这便是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实践队一行人的初心,我们相信这群国家青年的潜力,期待他们能为我国非遗文化带来别样的光彩!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