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大学程序设计Python》教学改革,构建“智能+”教育新生态

2025-03-22 17:25:24 王琼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AI)技术正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深刻的变革。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程序设计Python》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学习体验,由教工第二党支部主导,计算机基础教学部于3月12日下午在信息工程学院216室成功举办了一场聚焦于AI助教教学实践的专题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参会人员包括支部书记杨沛副院长、基础教学部主任孙健敏教授、《大学程序设计Python》课程组长张晶副教授教工第二党支部的其他成员全体公共课代课老师及超星公司的技术专家。大家围绕AI技术如何深度融入并优化Python程序设计教学展开分享及讨论。

课组组长张晶以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推动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力求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教学效果。首先分享了应用超星平台AI工作台相关技术在《大学程序设计Python》课程中的创新应用实例包括AI+学情分析功能结合学生学习数据分析,为教师提供了学生编程学习进度、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全景视图,使教师能够迅速定位学生的学习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精准教学。为实现对学生个性化辅导,课程组结合平台设置了AI助教,配置知识库,使AI助教“小星”能够智能识别并解答学生在编程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有效实现日常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针对学生自主学习需求,分享了超星平台的资料助手+知识图谱功能,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Python编程语言的基础语法与算法设计思想。

图片1

超星公司的技术专家随后就AI助教、智能体、第三方库植入、代码助手等与《大学程序设计Python》课程紧密相关的基于大模型的新功能进行了深入地讲解。他们指出,这些新功能能够模拟教师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丰富学习资源并降低编程入门门槛。

图片2

在交流互动环节,孙健敏教授就学习通平台新功能“任务引擎”设计思路与应用提出了改进建议与看法;任国霞副教授就学习通平台中“问题图谱”各层级间的关联逻辑进行了交流和建议。任课老师们纷纷就平台使用的方便程度、功能完善度等方面给出了反馈意见。他们表示,超星平台在AI技术的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希望平台能够继续完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更好地助力教学。

此次由教工第二党支部主导的研讨会不仅展示了AI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和深远影响,也彰显了党员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未来,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部将继续在教工第二党支部的引领下,探索AI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努力构建“智能+”教育新生态,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张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举办了一场聚焦于AI助教教学实践的专题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