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厦门工学院思政部党支部:“双轮驱动” 打造民族团结教育新样板

发布时间:2025-03-31 12:03:29

微信图片_20250326194539

3 月 25 日下午,厦门工学院正心楼博雅堂内气氛热烈,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在此拉开帷幕。中共厦门工学院思政部党支部紧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这一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核心,积极响应校党委 “2025 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月实施方案”,以 “理论浸润 + 实践淬炼” 双轮驱动模式,深入开展 “石榴籽聚同心圆・新时代党员铸牢共同体” 主题活动,为校园民族团结教育注入全新活力。思政部党支部全体党员共同参与,活动由思政部党支部副书记雷雨主持。

一、理论赋能,筑牢共同体意识根基

娄红伟主任

娄红伟主任

活动伊始,思政部党支部娄红伟主任带来《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个问题》专题党课。娄主任结合当下时代背景,从理论与实践多个维度,深入剖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他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各民族同心同德,凭借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精神力量,以共同的价值理念强化文化认同,借中华民族大团结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同时,要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聚人心,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新征程上,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让各民族紧密围绕共同奋斗目标,巩固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政治根基。此外,还要强化文化认同,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共同发展。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筑牢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文化根基。
二、非遗赋能,共绘民族团结新图景

活动现场 (2)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活动进入 “党建引领・传承非遗・共绘民族团结” 掐丝珐琅主题创作实践环节。掐丝珐琅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活动现场,助教详细讲解掐丝珐琅的制作步骤与技巧,从绘稿、掐丝到点蓝、封层,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演示。

参与活动的老师们精心挑选体现民族团结主题的图案,全身心投入到掐丝制作中。在助教的悉心指导下,老师们充分发挥创造力,将金丝巧妙地弯折成各种形状,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逐渐成型。在作品展示环节,老师们踊跃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有的老师表示,通过亲手制作掐丝珐琅作品,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技艺的魅力,也更加理解了各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有的老师提到,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更是一次民族团结精神的生动实践。
三、总结升华,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
活动最后,主持人雷雨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总结。他强调,此次 “石榴籽・同心圆” 实践教育活动,将理论学习与非遗实践有机结合,是思政部党支部在民族团结教育领域的一次创新探索。通过此次活动,全体党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强烈的责任感。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用实际行动推动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未来,厦门工学院思政部党支部将继续深化 “理论浸润 + 实践淬炼” 双轮驱动模式,不断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形式,持续厚植民族团结教育成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思政力量 。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责任编辑:马新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3 月 25 日下午,厦门工学院正心楼博雅堂内气氛热烈,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在此拉开帷幕。中共厦门工学院思政部党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