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校党建工作与时代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立足“四维视角”,以元宇宙技术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科技驱动、文化浸润、实践育人的创新路径。
一、四维视角: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立体化格局
支部书记王岩认为,在元宇宙技术支撑下,支部从“理论创新、技术赋能、文化交融、实践协同”四个维度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体系。
理论创新维度:依托元宇宙虚拟场景,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阐释与历史情境、现实案例相结合,提升教育的生动性与感染力。
技术赋能维度:借助郑州航院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展馆,通过VR/AR技术还原各民族历史发展脉络、文化交融场景,实现跨时空的互动学习。
文化交融维度:鼓励支部党员带领学生以数字身份参与民族文化节、语言互动、非遗传承等活动,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
实践协同维度:教工党员组织学生通过元宇宙平台开展线上支教、文化调研、志愿服务,深化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认同。
二、价值意蕴:元宇宙技术驱动民族团结教育的范式革新
在样板支部的引领下,元宇宙技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新动能。
打破时空局限: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支部党员引领师生足不出户即可“走进”西藏布达拉宫、新疆喀什古城等地,直观感受各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性。
增强情感共鸣:元宇宙中“数字人”角色扮演、互动叙事等功能,让师生亲历民族团结历史事件,深化“五个认同”。
提升参与深度:AI驱动的个性化学习系统可精准分析学生认知特点,定制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方案,实现因材施教。
三、实践路径:从“云端”到“心间”的育人探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以“党建+元宇宙”为抓手,形成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元宇宙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高度互嵌的数字空间,其内在关键技术的演进路线昭示着互联网发展的未来样态,为前瞻布局铸牢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元宇宙生态具体应用指明了可行进路。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元宇宙核心技术在铸牢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应用前景,才能促进科技进步与思想引领高度融合,超越原有表现样态和习惯活动形式掣肘,层层递进深化高校各族学生之间的认知关联、情感依恋、信任纽带与行动互助,进而优化共同体意识生成和运转的内在机理结构,按照增进共同性、包容差异性的方向推动高校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
展望未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将继续深化元宇宙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以“四维视角”为框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向更智能、更沉浸、更协同的方向发展,为新时代高校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