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乡土文化社区研究中心党支部教师党员赴南岩村助力乡村振兴
设计手工皂包装、拍摄《皂福南岩》宣传片、组织南岩村民宿管理专项培训......今年,阳光学院“百人团一村”乡村振兴实践团再次深入福安市南岩村,围绕本草手工皂产业的优化升级、品牌传播与电商赋能,探索乡村绿色振兴的创新路径,闽台乡土文化社区研究中心党支部多名教师党员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其中。

阳光学院“百人团一村”社会实践模式自2019年起,聚焦南岩村振兴,从规划、文旅、研学、电商等多领域,助力发展“生态+文旅”产业。目前,阳光学院已形成多院协作、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并助力南岩村成为首个“零合成洗涤剂试点村”。

本草入皂 文化入心:以品牌塑造点亮绿色记忆
山高林密的南岩村,仍保留着柴火煮药、冷制成皂的传统工艺。阳光学院“淳手岩心”实践队以品牌建设为核心,深入探索本草皂背后的乡土文化、生态智慧与情感故事。在两次进村实践中,团队从前期设计筹备、实地调研采风,到宣传片拍摄、品牌包装落地,始终以青年视角注解“南岩好皂”的文化内涵与绿色价值。

实践团队围绕手工皂包装展开创意设计,融入本草植物图案、书法字样、在地色彩等元素,推出具有南岩辨识度的礼盒和纸袋方案,并据此拍摄制作宣传片《皂福南岩》,捕捉村民采药、萃取、冷制等全过程,让古法制皂技艺在影像中生动流传,也彰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实践团对包装方案进行结构优化和美学升级,并参与南岩村儿童之家皂坊展厅布展任务。成员们实地勘察展区动线,策划图文展板、实物展陈、沉浸场景等形式,布设“九道制皂工序”漫画墙、“十二月草本图谱+书法艺术”互动展,强化展示的趣味性与文化感,突出本草皂“天然、环保、绿色”的产品理念。

此外,团队还推动南岩皂微店优化运营,围绕产品详情、视觉陈列、用户体验等环节做出提升,为可持续传播本草文化与生态生活方式提供助力。

三线共进,生态共鸣:以专业行动赋能绿色村庄
与产业相关联,也与生态共呼应。“‘皂’福南岩,阳光同行”实践队围绕“传播设计、绿色推广、服务培训”三条主线,聚焦南岩村的长线发展命题,展开一系列深度实践。

宣传折页是南岩村整体形象输出的重要媒介。团队通过走访村内遗迹、调研闽王文化脉络与景点特色,策划制作了村庄的宣传折页。视觉设计上融入山水线稿与本草元素,内容结构涵盖历史沿革、文化符号、村貌导览与游客动线,兼顾美观性与导览功能,助力南岩构建绿色生态、文化共融的乡村发展形象。

绿色,是南岩村的底色。“‘皂’福南岩,阳光同行”实践队以“碳循计划”为名,推动“零合成洗涤剂户”环保行动。队员入户调研,讲解天然本草替代合成洗涤剂的科学原理与实践操作,鼓励村民参与环保生活方式转型。实践队员用通俗语言和实际操作,让环保理念不止于口号,而融入日常。

在村庄发展“软实力”方面,“‘皂’福南岩,阳光同行”实践队组织了民宿管理专项培训,内容涵盖客房服务规范、民宿布置审美、生态餐制作以及研学课程协助等环节。课程设计结合村情与实际可操作性,由队员分组讲解演示,村民参与热情高涨,培训结束后已有多户民宿计划按图整改升级。

作为展示南岩品牌形象的重要窗口,“‘皂’福南岩,阳光同行”实践队也参与了南岩村手工皂展览馆展厅的布展任务。围绕展示内容的传播效果,团队特别设计制作了互动问答卡片,用轻松有趣的形式串联本草知识、制皂流程与环保理念,提升参观者的参与感和记忆点。

南岩村生态基础良好,具备打造绿色研学样板的潜力。同时,学校正抓紧打造“制皂师”通识课程,结合课程思政,培养具有良好生态认知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青年群体,并以此为基础,成建制引入不同专业的师生来到南岩,发挥学科优势助推南岩研学、文创和农业产业的提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