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分课堂第七讲在我校12栋三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以“从艺术觉醒到文化出海的中国 IP 破圈之路”为主题,特邀数字水墨艺术家、插画师段磊(网络 ID:午夜猴子)担任主讲。学校党委书记杨飞、党委副书记张勤、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及各二级学院学生代表共计400多人参加了学习,活动由校党委副书记张勤主持。

活动以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背景,旨在通过数字艺术载体引导青年学生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学校党委副书记张勤在开场致辞中强调,本次讲座既是思政教育与艺术实践的有机结合,更是推动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 “活起来”的重要探索,希望师生通过活动感悟文化传承的时代使命。

作为思政教育与艺术实践结合的生动范例,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段磊老师分享了其从传统水墨到数字艺术的创作历程。他巧妙融合《封神》与《将魂》等水墨佳作,深度剖析数字技术如何为传统艺术插上翅膀——凭借数字软件精准模拟水墨晕染之美,既维系了手绘的温情韵味,又颠覆了传统创作在修正、留存及复制上的桎梏。
在谈及神话 IP 创作时,段磊老师以《封神演义》为例,指出其程式化叙事反而为再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而《西游记》的深度则促使他以速写形式逐步积累创作准备。他特别提到,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如哈尼族、基诺族等民俗)是其灵感的重要源泉,这些本土文化元素为神话艺术注入了独特的视觉语言。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段磊老师在讲座中分享了许多优秀艺术家的成长故事:“他们当中许多人并非艺术专业出身,甚至学历背景各异,但他们凭借对文化的热爱与持续实践,最终创作出深受认可的作品。” 他鼓励学生,不管起点如何,以前如何,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这一观点呼应了其“做好你自己,足够特别”的创作理念,引发在场学子强烈共鸣。
在解读《将魂》系列时,他重点讲述了岳飞、戚继光、霍去病等英雄人物的创作初衷:“这些历史英雄不仅是军事奇才,更是文化精神的载体。绘制他们的故事,是希望当代青年能从中汲取力量,将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发展大局。” 这一创作理念与思政教育中 “厚植家国情怀” 的目标形成深度契合,为现场师生呈现了一堂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
讲座尾声段磊老师和学生亲切互动。学生们积极围绕段磊老师的创作历程与成长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段老师就“创作低谷期应对”“商业创作与艺术理想的平衡”等话题分享经验,强调“低谷期是大脑的休息期,暂停创作反而是积累的开始”;谈及 AI 创作时,他提出“顺应技术发展,让 AI 成为创作助手而非替代品”;面对“抄袭现象”的讨论,他坦言“行业中确有此类问题,但真正的创作应建立在文化理解与原创表达之上”。这些分享解答了学生的现实困惑。

张勤副书记在总结发言中感谢段磊老师的精彩分享,同时号召学生将艺术创作与文化自信相结合,以段磊老师为榜样,将所学所思运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最后,张勤副书记现场为段磊老师颁发纪念证书,感谢他的精彩分享与辛勤付出。
此次讲座不仅加深了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师生对数字艺术与传统文化融合创新的理解,也进一步推动了 “思政 + 艺术” 教育模式在校园中的深入实践,激励广大师生以文化自信为帆、以创新实践为桨,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传承中华文脉,为中华文化出海与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