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环学院第二党支部:党建引领科普路 童心共筑新能源梦

2025-06-09 16:58:42 杨翔程

2025年5月30日下午,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第二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促科普,童心共筑新能源”为主题,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科普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接待了昆明市中华小学100名师生,通过实验室深度参访、互动体验与科普讲座相结合的形式,为小学生们开启了一场探索新能源科技的奇妙之旅,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绿色发展的种子。

图片1

图片1

图片2

图片2

党建引领启新程,科普育人践初心

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第二党支部始终秉持“以党建促发展,以科研育人才”的理念。支部书记柳静同志介绍:“我们充分发挥党员专业优势,将党建工作与科普教育深度融合,此次活动正是支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体现。”活动筹备期间,支部召开专题会议,制定详细活动方案,精选7名党员组成科普讲解团,涵盖生物质能、太阳能、低碳技术等多个研究方向,确保科普内容的专业性与趣味性。

为保障参观质量,支部创新采用“双线并行”模式100名小学生分为两组,分别由党员志愿者杨翔程、万值传担任组长,确保每个实验环节都能得到细致讲解。这种“党员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充分体现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图片3

图片3

图片4

图片4

实验室里的新能源课堂:从理论到实践的沉浸式学习

活动伊始,学院大厅的太阳能技术展区便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支部书记柳静同志与聂懿宸同志联袂登场,以“追光者的旅程”为题展开讲解。“同学们看,这个黑色板块就像向日葵,时刻追随太阳的脚步。”柳静书记手指太阳能电池模型,通过直观展现光伏效应原理。当孩子们得知展柜模型已经工作30年还可以在室内只有微弱太阳光的情况下发电,纷纷发出惊叹。在生物柴油展示区,聂懿宸同志巧妙设问:“猜猜这些透明液体是从哪里来的?”当揭晓答案“地沟油”时,现场响起热烈讨论,孩子们对“变废为宝”的科技魔力表现出浓厚兴趣。

步入发酵和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万值传与南剑同志将发酵装置比作“魔法厨房”,通过实时气体流量计展示餐厨垃圾转化为沼气的全过程。同时对于从开始进入装置浑浊不堪的水到装置尾端处理清澈的水的处理原理进行讲解

多能互补低碳社区沙盘前,杨翔程、杨黑六同志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多能互补为核心,讲解了未来社区的发展方向。

图片5

图片5

图片6

图片6

在太阳能国家质检中心,罗琼同志向孩子们展示光伏产品的“高考”现场。罗琼同志还详细讲解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让孩子们了解到太阳能如何转化为热能,为家庭提供热水。

转到学院四楼,光伏制冷、光伏耦合气流干燥等装置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从太阳能可以制热到太阳能可以制冷,研究生党员志愿者从冰箱用电的角度加深了孩子们的理解,又用蒸笼蒸包子的原理讲述了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的原理让孩子们更容易学习知识

杜晓丽同志在气候箱前驻足讲解:“这个‘人工气候室’能模拟-10℃到50℃的环境,可以实现生长要求高的植物在各个地方长大

图片7

图片7

图片8

图片8

党引领结硕果:科普育人谱新篇

此次活动是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第二党支部“党建+科普”品牌建设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支部书记柳静表示:“我们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创新科普形式,让更多青少年了解新能源、爱上新能源,为实现‘双碳’目标培养后备军。”活动结束时,夕阳透过实验室的玻璃幕墙洒在孩子们胸前闪亮的党徽上,映照出一张张充满憧憬的脸庞。这场跨越学段的科学对话,不仅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绿色的种子,更彰显了新时代高校党支部的责任担当。

图片9

图片9


责任编辑:李荣倩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5年5月30日下午,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第二党支部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科普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