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杏学工”护航智慧思政生态建设
云南中医药大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聚焦“数字赋能”关键环节,依托“云杏学工”系统,深度融合中医药文化特色和“135451”学生“大思政”育人模式,构建以“数据驱动、文化浸润、服务保障、全面发展”为特点的“云中学工”和智慧“和合社区”新生态。通过不断完善数字基础、集成学生数据、开发信息化应用,实现了“和合社区”教育管理服务智能化升级。以数据驱动精准思政,为高校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云中医”方案和独具特色的“云中经验”。
一、筑基强网,打造智慧社区“数字底座”
(一)基础设施焕新,筑牢安全防线
学校于2024年全面升级学生社区基础网络设施,以数字化、便捷性、安全性为基准,实现全域5G与Wi-Fi 6双模式覆盖。网络带宽从百兆跃升至千兆,“智慧树”“雨课堂”“蓝鸽语言学科”等网络学习平台和远程学术研讨等社区线上学习体验全面提升。学校智能门禁系统24小时精准识别师生身份,日均完成身份核验超4万人次,筑牢安全防线,为学生营造平安和谐社区环境。
(二)夯实数字基础,打通数据孤岛
社区以“云杏学工”系统为核心,整合教务、后勤、财务、图书馆、团委、保卫、就业等多部门数据资源,构建覆盖学生“入学—培养—毕业”全周期数据中台。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信息互通,累计接入学生基础数据2.7万余条、学业数据77.6万条,形成“一人一档”动态数据库,为云中学工精准思政工作奠定扎实的数据基础。

图1 以“云杏学工”系统为核心,形成学生大学期间全链条“一人一档”动态数据库
(三)智慧应用开发,服务场景覆盖
系统搭建“岐黄学子成长数据库”,整合学生大学期间全链条共计12大类、80余项数据,涵盖包括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等方面六大类(学科专业、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养提升、人格塑造)数据一键生成“五育”并举、“五育”融通“学生画像”。如系统开发“学业预警”等功能模块,嵌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高频场景。通过分析学习成绩,“学业预警模块”自动生成预警名单并推送至班主任、辅导员处。2024年累计干预学业困难学生6092人次,帮扶成功率提升至90%。
(四)中医药文化赋能,打造“大思政”特色育人功能
结合中医药高等院校专业特点,增设“杏林个人成长档案”。打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数据壁垒,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有效融合机制、全方位覆盖第二课堂教育体系,形成“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深度融合、“两张成绩单”育人新模式。具体记录涵盖学生参与的中医药文化讲座、志愿服务、临床实践等活动积分,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的精准思政赋能智慧育人新路径。

图2 形成“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深度融合、“两张成绩单”育人新模式
二、成效凸显,书写智慧育人“云中医答卷”
一是管理效能显著提升。学校数字赋能实践成果斐然。依托“云杏学工”系统,学生日常事务办理效率提升约90%,师生沟通成本降低约50%,辅导员日均事务性工作时长减少约2小时,将更多精力投入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工作当中。2024年学生满意度调查显示,社区学工服务好评率达96.5%。数字化手段推动思政教育由“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提升至92%,“云中和合”一站式学生社区获2025年度全国高校示范“一站式”学生社区称号,品牌示范效应显著。
二是学生参与深度不断增强。创新工作路径,系统上线“云中即时办”功能模块,优化完善“学生反映—集中转办—限期反馈—跟踪问效”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保障师生诉求处理机制有效运行。2024年累计收集57条问题反馈,其中“盘活学校名师,优质课堂教学资源”等10余项学生提案落地实施,学生自治活力充分释放。

图3 学工管理效能显著提升,优化完善“学生反映—集中转办—限期反馈—跟踪问效”接诉即办工作机制
三、未来已来,AI赋能开启智慧社区“新征程”
学校将依托现有数据中心,融合DeepSeek等先进AI技术,开发“AI辅导员”系统模块,为学生提供24小时智能答疑、个性化成长规划、心理疏导等服务。持续探索数字化技术在社区治理、思政教育中的创新应用,系统搭建家校共育和校企协同模块,“家校社”协同联动形成共同育人的生动局面。
学校以“云杏学工”系统为核心的数字赋能实践,不仅实现了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服务的提质增效,更探索出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的思政育人新路径。学校将继续以“数字之笔”书写“立德树人”新篇章,为培养新时代中医药领军人才贡献中医智慧与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