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是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先行示范学院和“院苑合一”改革试点学院。坚持“一流党建”与“一流内涵”双轮驱动,以“红色引擎”激活学生社区发展动能,构建党建引领与学科建设同频共振、社区建设双向赋能的“11355”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将社区建成集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课外学习活起来、能力训练强起来、创新实践做起来、五育并举实起来”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培养主阵地。
一、党建铸“根”,凝心聚力筑基
学院党委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创建品牌培优工程,打造省级一流党建示范党委核心枢纽,构建“1+N”特色党支部矩阵,通过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成功培育教育部第二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以“双带头人”引领教学科研双突破;“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立项彰显社区思政育人新范式,5个校级党建选树培育项目形成“一支部一特色”的生动局面。构建起“党委举旗定向、支部攻坚克难、党员示范引领”的三级联动体系,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育人效能。“提灯书院社区党支部”通过“党建+学生社区思政育人”工作法,将党建工作与社区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常态化开展“红色银幕”“引航计划”等活动,强化跨年级跨班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为社区建设筑牢思想根基。

图1 成功培育教育部第二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成立提灯书院社区党支部等
二、平台通“脉”,服务优达高效
学院以“提灯书院社区建设管理平台”为核心,整合学生社区师生党员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管理,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确保社区管理服务的顺畅运行,提升学生满意度。
一是学工队伍驻楼办公。学工队伍坚持驻楼一线办公,以“铸魂育人”为核心,坚持学生为本、服务为旨、管理为径、育人为目标,着力构建师德师风优良、队伍素质过硬、文化氛围浓厚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环境,推动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学生党员亮身份。引导学生党员亮身份、作表率,遴选“引航员”开展朋辈互助、引航指导;设立“党员示范宿舍”,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优秀团员积极参与。发挥优秀团员、学生干部示范引领作用,设立“一站式学生社区自我管理委员会”“消防安全志愿服务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社区文化建设等,凝聚社区建设各方力量。

图2 学工队伍坚持驻楼一线办公,开展朋辈互助、引航指导
三、文化润“叶”,特色亮灯引航
(一)“党建+”育人品牌,提升社区育人实效
思政立德奠基础。通过“南丁格尔之路”系统生涯教育活动、“引航·启智”“引航·润心”“引航·赋能”等多彩育人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专业育人重创新。设立“中医护理体验馆”,开展技能培训和学术讲座,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专业素养,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实践育人下基层。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义诊活动”“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发挥中医护理服务基层功能,引导学生感悟制度优越性和乡村巨变,实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文化育人树自信。打造“橘井草堂”“小郎中”等创新创业项目,开展“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暖阳行动”“中医护理知识竞赛”等,弘扬中医药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专业认同感。
(二)“党建+”五育并举,构建社区思政新生态
以德立人。通过开展“文明宿舍评选”“诚信教育活动”等活动,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德。问卷调查和访谈显示,学生对“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满意度达95%以上,社区环境温馨,学习资源丰富,管理服务高效。以智慧人。组织“学术讲座”“学习经验交流会”,提升学习能力,拓宽知识面,借助“中医护理体验馆”提升专业素养。学生近三年获各级各类荣誉2000余项(其中国家级107项,省级123项)。社会实践参与率从60%提升到90%。学院内涵建设历史性跨越,实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与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点双突破,标志着护理学科跻身全国知名、西部领先行列。以体健人。开展“趣味运动会”“篮球赛”“拔河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以美化人。举办“5·12 护士节活动”“杏林天使”系列活动,提升审美情趣,丰富课余生活。“橘井草堂”大创项目以中药贴画科普中医药文化,获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入选“春城创业荟”项目,开展线上线下销售,成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典型代表。以劳塑人。通过开展“劳动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劳动意识和奉献精神。近三年学生志愿服务时长增加,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图3 设立“中医护理体验馆”,学院内涵建设历史性跨越,实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与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点双突破。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