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发射的航天器就像送入空中的信号弹,送出去回不来,而返回式航天器则是我们放出去的风筝,放出去还要收回来。”祁思禹介绍,返回式航天器要在预定的时间和路线顺利着陆,要经历调姿、制动、变轨、防热、开伞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尤其在着陆时,受落区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理论落点与实际往往有偏差,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搜寻回收工作难度很大。祁思禹带领轨道组的技术人员,花了整整5年,人工编制和修改了近4万条指令程序,黑发熬出了银丝。
1975年11月26日,第一颗返回式卫星顺利升空。上天不易,返回更难。当时,只有前苏联和美国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而且是经过多次失败后才取得成功的。我国能否首战告捷,航天测控十分关键。
按计划,卫星将在发射3天后回收。这时,一个意外的难题出现了,“卫星气压产生波动”,如果失控,后果不堪设想。当时有人建议提前回收。在现场指挥的钱学森将祁思禹叫了过去,问:“有人主张今天就回收,北京在等待答复。”祁思禹胸有成竹地回答:“依我们的计算结果,可以按计划回收。”钱学森一锤定音:“向北京报告,第三天回收。”最终卫星按计划安全回收。
这一时期,围绕返回式卫星任务进行的二期工程建设,我国形成了以渭南为中心,湘西、喀什、拉萨等固定站和前置遥测站等三个活动站组成的近地卫星测控网,并在信息流程设计、轨道计算精度、回收测控软件方案设计和程序编制、计算机管理程序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能有今天的辉煌,在于前人科学家的孜孜不倦的技术探究为我们打下来了坚实的基础,航天人的精神与面貌从此独树一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