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野外实习的师生乘坐大巴前往中煤平朔安太堡露天矿采坑观礼台、安太堡内排土场生态园区、中煤平朔博物馆和安太堡西排土场这四个点位进行综合实习。
首先实习队来到了安太堡露天矿采坑观礼台,带队老师和中煤平朔的企业导师分别向同学们介绍了安太堡露天煤矿的基本概况、土地损毁的类型与过程、“剥-采-运-排-复”一体化工艺、土地损毁调查评价方法和基于“五元共轭”理论的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体系。在实习中,同学们了解到安太堡露天矿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创造了“三高一快”平朔模式,目前正在全面落实“12347”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能源革命、煤炭革命,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先进典范。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第二站——安太堡内排土场生态园区,跟随着企业导师的脚步,同学们参观了平朔集团花卉培育、南果北种项目景观展示区,智能温室内各类植物长势喜人,极大丰富了植物的多样性。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深入学习了集生态恢复、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区建设模式。
此外,实习队参观了中煤平朔博物馆。在老师和讲解员的带领下,中煤平朔建设的一幕幕场景呈现在同学们眼前,平朔改革开放精神深深浸入同学们心中。这场参观学习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中煤平朔的发展历史,学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中煤平朔矿区生动践行的过程,同学们也开始思考中煤平朔生态修复模式对国内外其他矿区的重要借鉴意义。
最后,实习队来到了安太堡西排土场。在带队老师和企业导师的讲解下,同学们全面了解了中煤平朔生态环境治理及产业发展现状,巩固了矿区生态修复“五元共轭”理论和复垦工艺等专业知识,同时也进一步理解了“再建新平朔”的深刻涵义,并思考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如何提升重建生态系统的生态产品价值及转化方法,极大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先辈们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激励着同学们勇毅前行。从“煤田”到“林海”,中煤平朔矿区的绿色蝶变谱写了矿山生态修复的璀璨篇章,启示同学们继续探索煤炭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新路径,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