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调查研究】中小学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5-06-28 19:50:46

一、调研背景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进教师培训提质增效,按照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承训单位的通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了2025年“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项目县区(临潭、永靖)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切实保证项目实施效果,开展本次调研。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2025年“互联网 师范院校支教”项目中,县区中小学教师在能力提升培训方面的需求,调研内容涵盖了教师的任教学段、所任学科以及对《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的符合程度等多个维度。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未来的培训项目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方向,以更好地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推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二、调研内容

1.了解临潭县、永靖县中小学数字技术设备、人工智能设备的配备情况。

2.了解临潭县、永靖县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人工智能素养的现状。

3.了解临潭县、永靖县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人工智能素养培训活动开展情况,包括培训内容、频次、方式、效果等。

4.了解临潭县、永靖县拟派出参加2025年“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项目县区(临潭、永靖)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教师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缘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教师最希望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及最期待的培训专家;对本次培训的建议等。

三、调研方式

查阅资料、实地走访、问卷、访谈座谈等。共收集到776份有效问卷。

IMG_3022

四、调研时间

2025年6月10日至2025年6月12。

五、调研结果

1.永靖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备配备情况

全县现有计算机教室96间,学生计算机2642台,生机比9:1,教师计算机2183台,师机比1.4:1,图书644214册,多媒体“班班通”教室716间,15所中小学建有创客教室22间,42所学校建有43间录播教室,8所中小学建有墨水屏电子阅读教室,学生课桌椅、教师办公桌椅、学生用床、校园网、校园广播系统和监控系统已实现全覆盖。所有初中和完全小学均建有图书室、会议室、音乐教室、书画教室、心理咨询室、实验室、体育器材室等。各校现有设备基本满足学校和广大师生教育教学的需要,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备购置率为95%。

2.永靖县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人工智能素养培训活动开展情况

为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升永靖县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培训活动积极开展。2024年10月,“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85名永靖县教师参与,开展为期10天、涵盖六个模块的培训。2025年3月,永靖县太极中学开展“DeepSeek(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专题培训,通过原理讲解、实操演示等让教师了解智能技术对教学流程的重塑。5月,科普百人团——科技教育乡村行活动走进永靖县黄河中学、三峡中学,科普专家作人工智能相关讲座,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

3.小学教师占比最高

在所有受访者中,小学教师的比例达到了71.52%,具体见图1

中小学教师占比

1 问卷调查受访者学段分布

3.语文学科教师比例最高

在所有受访者中,语文学科比例最高,达到了37.24%,具体见图2

学科分布

2  问卷调查受访者学科分布

4.大多数教师认为本人数字素养与《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的符合度较高

微信截图_20250623191724

3 本人数字素养与《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的符合度

在所有参与者中,超过80%的教师在多个维度上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尤其是在数字技术对教育未来的重要性和对教学方法转变的影响方面(具体见图3。这表明教师普遍认可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愿意积极采用新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

5.“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项目县区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的需求

1培训需求多样化教师对“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项目的培训需求呈现多元化,涵盖了数字素养、教学技能、实际操作等多个方面。教师们普遍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2培训形式不均衡当前培训形式主要集中在网络培训和短期集中培训,但教师普遍反映线下培训和实践操作观摩学习的机会较少,导致实际应用能力提升不明显。

3)接受能力参差不齐不同年龄和专业背景的教师对培训的需求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在数字技术的应用上面临较大挑战。

4)普遍反应实操多一些,理论少一些。具体反映在课件制作、微课、微视频制作、多媒体的应用、人工智能,智慧教育平台操作学习、动画制作、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最新软件的实际操作、AI与希沃平台的转换等方面。

六、培训意见建议

1.加大培训力度

建议各级教育部门和师范院校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在数字素养和实际操作技能方面,提高培训的频率和覆盖面。

2.优化培训内容

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设计更符合基层学校实际情况的培训课程,尤其是在数字技术、教学评估等方面。强化实践与理论结合培训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是在技术使用和课堂管理方面,鼓励教师参与实际教学活动,提升其应用能力。

3.增强培训形式多样性

结合线上与线下培训,增加实操环节,鼓励教师参与实地观摩和跟岗学习,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关注个体差异在培训设计时应考虑不同教师的背景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方案,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

建议建立长期、常态化的教师培训机制,确保教师能够定期参加培训,更新知识和技能。设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与合作,尤其是年轻教师与经验丰富教师之间的互动。

七、总结

本次“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项目县区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需求调查显示,教师对数字素养和教学技能的提升需求强烈,尤其是在数字技术的应用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对培训的迫切需求。

教师普遍认可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出他们愿意积极尝试新技术以提升教学效果。然而,调查也揭示了培训形式的单一性和教师素质的差异性,部分教师对现有培训项目的关注度不足,导致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不匹配。

为此,建议各级教育部门和师范院校加大培训力度,优化培训内容,增强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同时,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机制,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搭建教师交流平台,以满足不同教师的个性化需求。通过这些措施,有效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进而提高县区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丁玉霞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教师对数字素养和教学技能的提升需求强烈,存在培训形式的单一性和教师素质的差异性,建议各级教育部门和师范院校加大培训力度。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