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学子向海图强,水产青春逐梦深蓝——中国海洋大学“蓝色信念”实践交出“海洋强国”青春答卷

2025-10-25 14:54:02 陈璐

7月8日至8月21日,中国海洋大学“蓝色信念”实践团30名师生组建天津、山东、福建、广东四支纵队,分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沿岸,围绕“红色基因传承—海洋产业提质增效—生态保护修复—科技自立自强”主线,完成45天、累计行程1.1万公里的暑期社会调研。实践团通过现场走访、问卷采集、深度访谈、水质采样等方式,形成4份专题报告、14.4G原始数据、1000余份影像资料。

合照1

图1 队伍合照

一、红色记忆:把课堂搬到海疆一线

天津实践队走进润园,追寻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津足迹,感悟红色政权来之不易。在平津战役纪念馆,“秋毫无犯”锦旗猎猎,与澳角村22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做好海的文章”的影像叠化——“向海而兴”首先是“向史而生”;福建实践队在漳州东山重走习近平总书记2001年考察路线,在澳角村诗歌墙前朗诵村民原创诗作《吹》,在“风掀开大海的蓝皮肤”中读懂总书记“做好海的文章”的深情嘱托;广东实践队在湛江博物馆“广州湾风云”展厅,面对支前木船、渔民斗笠等文物,深刻体悟“碧海粮仓”背后是先辈打下的红色江山。

联想截图_20251025145059

图2 实践队感悟红色精神

二、金色产业:用数据丈量经济跳动脉搏

山东实践队抵达日照港展览馆,在此了解到日照港作为年吞吐量达5.45亿吨的智能码头,无人集卡效率提升了30%,塔吊每2分钟便吊起1个集装箱;广东实践队前往粤海饲料集团,这家年产能达60万吨的企业,关键工艺参数在线监测精度±0.5%,坚持着“一粒饲料也要做到营养均衡”的理念;福建实践队采访电商党支部书记得知,澳角村“五海”产业链年产值2.3亿元,2023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5.8万元,高于全省农村平均水平117%,“蓝色粮仓”里有算得清的国家账,更有鼓起来的渔民腰包。

联想截图_20251025145212

图3 实践队探访金色产业

三、绿色生态: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底色

灯塔广场,山东实践队员与晨练市民同框出镜,听他们讲述“绿道修到自家门口”的幸福;湛江红树林体验区,队员们转动“台风模拟器”,亲眼看到红树林如何将2米巨浪削弱至20厘米,惊叹“海上森林”是天然的“鱼虾摇篮”“海岸卫士”;日照市水产集团,队员们把海马苗种轻轻放入实验池,见证“增殖放流”如何修复近海渔业资源,理解“种一棵树、放一尾鱼,就是种一份希望”。

三

图4 实践队发掘绿色生态

四、青色科技:以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

航宁一号平台,福建实践队跟随创始人王开木一起拉网投饵,看他如何在平台上远程调节网箱,实现“一人管千吨鱼”;日照港专利墙,山东实践队把“山港润”抑尘剂喷在手背,30分钟后依然湿润,直观感受“科技让港口更绿”;国家海洋博物馆,天津实践队参观着展柜里从建国初期至今的一件件海洋探测器模型,切身体会到大国重器和我国海洋科技的高速发展。

四

图5 实践队参观青色科技

五、青春作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海上

从平津战役纪念馆的铮铮誓言,到澳角村渔港码头的咸咸海风;从日照港桥吊挥舞的钢铁臂膀,到湛江红树林深处的鹭鸟翩跹;从“蛟龙”深潜的7000米寂静,到“航宁一号”网箱的24小时智能监测……45天,1.1万公里,30名师生用脚步丈量祖国海岸线,用青春作答“海洋强国”时代考卷,诠释着“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实践团魂。中国海洋大学“蓝色信念”实践团虽已返程,但30颗青春的种子已深深种在万里海疆。待到来年风起潮涌,必将有更多蓝色梦想拔节生长,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新征程上,续写新的青春华章!


责任编辑:薛镜瑞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海大学子向海图强,水产青春逐梦深蓝——中国海洋大学“蓝色信念”实践交出“海洋强国”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