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党委副书记葛世荣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校长、党委副书记葛世荣讲授《发扬党的人才工作优良传统,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党课
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四巡回指导组副组长、中国传媒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田维义出席党课并指导
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四巡回指导组副组长、武汉理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万志建出席党课并指导
党课现场
6月17日下午,校长、党委副书记葛世荣在科技会堂,讲授题为《发扬党的人才工作优良传统,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题党课。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四巡回指导组副组长、中国传媒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田维义,指导组副组长、武汉理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万志建出席并指导。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代表,师生党员代表共500余人聆听党课。
葛世荣在党课中从四个时期,梳理了党的人才工作的优良传统,结合高等教育、学校历史和未来发展实际,进行生动阐述。
一是新中国成立前党的人才工作。先进分子觉悟,推动中共建党。在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一大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准备思想基础;发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准备组织基础;唤醒中国工人阶级意识,准备阶级基础。团结汇聚人才,壮大革命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汇聚各方面的人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汇聚成不可战胜的力量。培养人才队伍,夺取全国胜利。1949年前,党的人才培养,有力地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对抗日战争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是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人才工作。1949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党通过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家,实现人才立国。通过发展高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大学。新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教育要培养既有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又有文化知识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一代劳动者。在此期间,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在天津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矿业学院;1953年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成为培养新中国煤炭科技教育人才的摇篮。1956年-1966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同时进入中国高等教育探索期。这十年,我国教育事业成就可观,高校毕业生近140万人,培养了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大多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各方面骨干力量。
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人才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迎来了教育与科学的春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期间,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人才兴国。这期间,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以建设现代化强国为目标指向,积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提升高等教育质量。1978年以来,高等教育累计培养9900万名高素质专门人才,极大满足了党的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大力实施“211 工程”和“985工程”,使中国一部分高校具备了较高办学水平与国际影响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
四是新时代党的人才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设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葛世荣指出,我校作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要始终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抓住历史机遇,紧扣时代脉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进一步结合国家能源安全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创建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一流学科,着力解决智能矿山领域的战略性、前沿性技术难题,重点突破扼制智能矿山推广的“卡脖子”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我国煤矿智能化技术水平,早日实现世界一流能源科技大学的办学目标,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葛世荣在党课最后强调,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要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葛世荣的党课逻辑严密、生动感人,对于全校干部师生深入学习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人才工作的优良传统,从党史学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能源科技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