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航电教育,创新育人之路

2025-08-02 18:07:18 张文林 谈斌

在民航教育的沃土上,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扎根航电维修实践教学一线,以“理-虚-实一体化”的创新模式破解教学难题,用一项项荣誉诠释“以赛促教、以教育人”的初心,更以对民航事业的热忱,培养着一批又一批具备岗位胜任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他们,就是航电教育的“领航者”,我校工程技术训练中心机务维修虚拟仿真实验中心航空电子专业实践教学团队,王海丽老师就是其中一员,他们用行动践行初心,用责任履行使命。

深耕教学一线,资质与平台双加持

作为长期深耕民用航空器航空电子系统维修本科实践教学的教师,“硬核”资质已是他们教学质量的坚实保障:教学团队均持有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基础执照,是中国民航局CCAR66和CCAR147部理论和实作培训教员,更是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考试实作考试委任代表。在她们背后,是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与国家级机务维修虚拟仿真中心两大优质平台。依托平台优势,团队积极响应教育部对工程教育、劳动教育、课程思政的要求,对照国际民航组织维修人员岗位胜任能力模型,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线上线下混合式”“理-虚-实一体化”的航电维修实践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触摸”真实的航电系统,更将劳动教育、工程思维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让“知行合一”不再是口号。

图片1

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天津赛区比赛

以赛促教结硕果,荣誉背后是育人初心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是团队教学改革的鲜明底色。近年来,一系列沉甸甸的荣誉,正是这份坚持的最佳见证。教学团队不断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积极参与教学竞赛,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在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竞赛、教学成果奖、典型教学案例中,均取得教学成果。

2025年,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天津赛区比赛中,《航电系统工程训练》课程斩获新工科中级及以下组二等奖。同年4月,在民航局党组领导下,由中国民航工会主办的民航直属院校首届民航专业教师教学岗位技能大赛中,王海丽老师再获机务维修赛道二等奖。

图片2

民航直属院校首届民航专业教室教学岗位技能大赛二等奖(右三)

2023年,为深入落实《中国民航大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积极构建“三全育人”政治格局,《航电系统工程训练》课程获批2023年天津市劳动教育示范课,用专业特色诠释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

WPS拼图0

 此外,教学团队还在课程思政竞赛、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屡获佳绩:曾获第三届中国民航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三等奖,参与的《基于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CDIO初级项目”课程探索与实践》项目拿下2014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改革案例更被收录进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案例集……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团队对“每一堂课都要精益求精”的执着。

紧跟行业前沿,让教学与民航发展同频

民航业的快速发展,使人才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团队始终保持着“空杯心态”,主动投身行业变革:2024年,团队成员走进南航北京运行控制中心(AOC),实地感受智慧民航发展与智慧维修方式的转变,将前沿实践经验带回课堂;参与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的电气导线互联系统(EWIS)行业培训,让教学内容始终与行业标准“无缝衔接”。

图片5

航电系统维修实践教

团队同心致远,凝聚育人强大合力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离不开团队的集体力量。作为“天津市航空电子虚拟仿真教学优秀教学团队”,他们不仅是教学上的伙伴,更是育人路上的战友。团队多次获评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荣获中国民航工会的全国民航“工人先锋号”,并入选天津市高校党建“领航工程”样板支部培育单位;2024年,更摘得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工人先锋号”称号,成为民航教育领域基层团队的标杆。

图片6

航空电子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

初心不改,筑梦民航教育新生态

“聚焦民航行业需求,深度产教融合,培养一流人才”,这是团队不变的使命。未来,教学团队将继续带着对民航专业的热爱、对课程教学的投入对育人使命的担当投身入教学创新的创新之路,为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输送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共同书写民航高等教育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谈斌 赵世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教学团队深耕航电教育,创新“理虚实一体化”模式,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