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页

好HIGH呦!看看中石大国际学生的中国年!

2023-02-02 11:39:59

包饺子、剪窗花

写福字、写春联

扎灯笼、做锦鲤

做宫灯、印吉祥画……

中石大国际学生的中国年格外丰富!

今年,有来自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苏丹、莫桑比克等54个国家的140名国际学生在校过年。

为引导国际学生深入感受中国春节文化,体会地道中国年味,春节前后,国际教育学院开展了“卯兔贺岁·迎新纳福”国际学生新春文化体验系列活动。





中外师生同庆春节,其乐融融。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中外师生从不同方面感知在中石大的独特中国年味儿。



饺子是广受各国留学生欢迎的春节美食。在老师、宿管阿姨、中国同学的指导下,留校国际学生们娴熟地擀面皮、包饺子。有些国际学生是第一次包饺子,手法上有些生疏;有些国际学生包饺子时融合了本国的风格,为新春美食增添了一份特色。




写春联、写福字也是留学生们喜欢的传统活动。来自苏丹的娜海习练书法多年,对中国书法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她和老师、同学们一笔一画写下一个个福字,愿新的一年,所有中石大师生都能平安幸福。红色的宣纸映衬着金色的福字。国际教育学院306报告厅的“百福墙”上贴满了大家亲笔写下的对未来的美好祝福。



中国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拉维尔已经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熟练地剪出桃子、福字、中国结,他希望能剪出吉祥的一年,用剪出的作品布置教室和宿舍。




此外,国际学生们还在春节期间学会了在团扇上印制吉祥图样,制作五彩的立体锦鲤灯饰、兔年主题灯饰。校园里处处可见的喜庆装饰,让国际学生们既惊喜又温暖;亲手制作的春节主题手工制品,又让国际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神奇魅力。

期间,来自苏丹、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乍得的五名国际学生代表参与录制了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的《国际青年北京范儿——Happy New Year 兔 you》新春主题视频,他们用流利的汉语向中外青年献上自己的新春祝福。该视频在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办的2023青春北京云上春晚播出。

中石大国际学生的新春庆祝活动得到了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俄语频道(央视俄语频道)、北京广播电视台、昌平融媒体中心等各大平台的专题报道。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2019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阿迪娜能歌善舞,在新春联欢中,她和同学阿丽亚表演了传统哈萨克斯坦歌舞和中文歌曲《中国》,她表示:“非常感谢校长和各位老师在春节期间来看我们,和我们一起庆祝春节。我也很开心,我的家人和朋友在CGTN看到了自己和朋友们录制的春节主题节目。在春节这个游子回家的节日里,我们在中石大找到了家的感觉。感谢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了感知中国文化的机会。”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2022级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木哈和2019级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艾贝娜在接受CGTN记者采访过程中和父母视频连线,互道新春祝福。两位学生都受中油国际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项目资助来华留学。木哈的父亲已经在中油国际哈萨克斯坦公司工作了二十五年,艾贝娜的母亲也在同一项目上工作了三十年。他们作为哈萨克斯坦石油人,见证了中哈能源合作的发展历程,也时常与在哈的中国同事共同庆祝春节,在视频连线中,他们鼓励自己的孩子在中国好好学习,多了解中国文化,未来为促进中哈合作贡献力量。

来自乍得的2022级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孟浩然今年第一次在中国过年,他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过年,学校给我们准备了丰富的礼品,还组织我们写书法、做手工,我感觉好极了。感谢学校各位领导老师对我们的关心。我通过网课完成了汉语预科阶段的学业。我早知道我的中文名孟浩然是中国诗人的名字,现在,来到中国,来到了诗人孟浩然的国家,我要抓住机会,更多地了解中国,学好汉语和中国文化。”

组织留校国际学生共度新春佳节,开展新春慰问活动是中石大的传统活动,旨在让学生们感受中国传统春节的节日气氛和学校的温暖和关怀。在前期,团市委、中石大以及国际教育学院领导们都以不同方式看望和慰问了在校的国际学生。各国学子汇聚中石大,在一场场文化活动中感受春节魅力,传递新春祝福,在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同时,也在讲述着属于自己的中国故事。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看看中石大国际学生的中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