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8小时挑战!当古老丹青遇上硬核AI会擦出什么火花?

发布时间:2025-07-04 11:52:01

7月2日,由浙江大学与浙江广电集团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教工党支部主要承办与参与组织的“智媒果”AI创作活动·8小时挑战在杭州举行。本次活动是浙江大学和浙江广电集团响应浙江省第三轮部校共建重点工作要求,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又一实质性举措,也是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科技赋能与实践育人充分结合的一次实践。在人工智能深刻改变传播格局的当下,浙江大学和浙江广电集团主动拥抱、积极研用,以先进技术“赋能传播、赋能平台、赋能品牌、赋能效益”。

大赛围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20周年展开,来自国内20所高校的AI战队与12家浙江省市县融媒战队,共同切磋,挑战用AI技术探索内容创作的无限可能。

本次AI创作活动是一次“技术+艺术”的创意挑战,也是高校和媒体创作者交流分享的平台。大家以“AI”为笔、古画为魂,在8小时内和“中国历代绘画大戏”展开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数字对话。

挑战活动宣传海报

活动宣传海报

国内20所积极拥抱AI的高校师生团队以及浙江省市县12支融媒战队共同切磋、互学互鉴,看看谁的脑洞开得更大,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里不断被激发。我们能看到来自不同地域、不同专业背景的创作者,用“AI”这支画笔让古画“活”起来、“动”起来,把水墨风格玩出科技味、新潮味,赋予古老的绘画作品新的生命力。

中国历代绘画,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石与重要源泉。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2005年习近平同志亲自批准,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持续关注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今年是浙江省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二十周年,也是“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这项工程实施第二十周年。活动把古画转化为大家喜闻乐见的“AI”作品,实现了从“看画”到“懂画”“品画”的升华,让古老的绘画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更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典藏馆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

这次活动采用“培训先行,实战创作”的模式。7月1日上午,大家来到位于杭州良渚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上了一堂“大系”美学课,身临其境的感受千年古画的魅力。7月1日下午,所有参与团队来到浙江大学传媒学院演播厅,活动邀请了浙江广电集团的“智媒果”技术专家和浙江大学人工智能领域的学者,给选手们来了场“知识大补给”,把大模型原理、最新玩法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智媒果分享现场

专家分享现场

7月2日上午9点,创作活动现场宣布本次创作题目为:“大系”典藏馆奇遇,选手们正式开启8小时的创作挑战。现场创作环节堪称“头脑风暴”盛宴,32支队伍在8小时内将创意火花淬炼成惊艳作品。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团队是本次活动唯一由留学生组成的队伍,他们平时主要研究中国文学、哲学,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带来的作品《典藏馆奇妙夜》,以独特视角为古画注入国际表达,用AI架桥让世界看见中国画的独特美学。还有的队伍通过一幅画入手来破题,比如由浙江大学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教工党支部党员仇璜带队的作品《笔启丹青:货郎图奇遇》,让南宋画家李嵩笔下的老货郎动了起来,带领大家在千年丹青中领略中式审美。

8小时挑战

8小时挑战活动现场

最终,来自浙江广电集团的浙江之声大声战队获得一等奖,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团队获得二等奖。大家运用所学知识,借助“智媒果”AI创作平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创作出风格各异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创作者的创意和才华,更体现了AI技术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巨大潜力。大家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这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技术与文化的创意链接,更是一次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本次活动也是浙江广电集团与浙江大学深化部校共建,推动产学研用融合的又一重要实践,通过“培训先行+实战创作”的机制,让AI成为讲述中国故事、激活文化基因的创新之笔。

赵瑜采访

支部书记、活动主要策划人赵瑜接受采访

“我们是希望更好地把AI的工具赋能我们的媒介生产以及我们的媒介传播。与此同时也希望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间,更好地衔接最新的技术,让更多的人主动宣传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赵瑜表示。

责任编辑:许今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7月2日,由浙江大学与浙江广电集团联合主办、新媒体支部主要承办与参与组织的“智媒果”AI创作活动·8小时挑战在杭州举行。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