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联动本研支部共同开展“以梦为‘马’,共‘化’未来”本科教育质量提升主题研讨

2025-04-06 14:33:05 任智能 刘硕超

为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本科教育质量,20241018日,化学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本科生第一党支部、有机与药物化学研究所研究生第三党支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第一党支部在海纳苑5C100报告厅举办了主题为以梦为,共未来的本科教育质量提升主题研讨活动,由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书记钱璞凡主持。


DSC_6307

首先,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副书记迪力亚尔·艾尼瓦尔从学校的使命与愿景出发,介绍了浙江大学在推动一流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举措,分享了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关键要点,特别提到评估内容已从单一的“教学”扩展至全方位的“教育教学”,包括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考察和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评估形式的探索。在此基础上,迪力亚尔结合自己担任兼职辅导员的实际经历,分享了云峰学园的“四位一体”朋辈辅学模式的成功实践。他提到,通过这一模式,工科和农科类学生在面对微积分、线性代数、程序设计等基础“老虎课”时,不仅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还能显著提升基础知识的掌握,从而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模式也体现了学校在教育质量提升方面的务实探索和创新实践。

DSC_6312

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原副书记柯亦婷分享了她前往贵州台江的支教经历。在教学方面,通过设计趣味化学科普实验,例如天气瓶制作,极大地激发了当地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公益助学方面,柯书记提到,她在支教期间遇到了一些因家庭经济困难和农活繁忙而被迫辍学的学生。面对这种情况,她积极帮助这些生活困难的同学,通过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帮助他们重返校园。这一行动展现了助学工作在改善学生生活条件、助力教育公平方面的重要性,也是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的生动实践。在文化交流方面,柯亦婷介绍了众多浙大学子通过书信来往的形式,与当地学生搭建起沟通的桥梁。通过这千余封书信,少数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播和展示,成为一座连接大山与外界的桥梁,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理解。

DSC_6322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第一党支部副书记裴祖漩结合支部党员在全校思政课助教工作中的丰富经验,分享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思路与方法。他提出,在推动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结合方式,比如将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以实现思想与实践的统一;将传统的线下教学与现代化的线上平台相结合,充分利用数字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此外,裴书记建议创建一个长期的助教工作交流平台,供全校助教分享工作中的创新经验与实践成果。这不仅有助于总结与推广有效的教学方法,也为新任助教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支持。他特别提到,以老带新的传承机制尤为重要,通过一对一的结对帮带,让资深助教带领新加入的助教,形成一个稳定的传承体系,使优秀的做法得以传承和积累。

DSC_6319

随后,有机与药物化学研究所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书记惠馨赏则从有机化学研究生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在科研起步的经验。她指出,很多同学在科研起步阶段对研究方向不够了解,往往感到迷茫。她建议,在这个阶段,应多与导师接触,通过与导师的交流,逐渐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同时,她还提到,课题组内部通常有不同的研究分支,和师兄师姐们多交流,也能够为自己的研究找到方向。除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她建议大家多关注一些学术相关的公众号,获取前沿的科研资讯,并积极参加化学系组织的启真教学讲座,进一步拓宽视野,提升科研能力。

DSC_6340

最后,台下的同学们也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融合本科生、研究生到思政专业学生的各方视角,为浙江大学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建言献策。一位同学提到,朋辈辅学在大学学习中至关重要。他表示,刚进入大学时,许多新生对学习资源不太了解,而助教或兼职辅导员的引导在这一阶段显得尤为关键。通过他们的帮助,新生可以更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利用资源的技巧。大家都在这一讨论中集思广益,碰撞出了新的思维火花。活动不仅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本科教育的使命与方向,也为今后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DSC_6350


责任编辑:钱璞凡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为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化学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联动本研党员开展主题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