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下午,由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金融教师党支部、地方金融创新监管研究中心、钱塘江金融港湾高等教育联盟、浙江省金融科技产教融合联盟与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联合开展的“金融业发展与新质生产力——金融业界精英进课堂”系列活动第六讲,在经济315教室与线上钉钉直播同步开展。此次活动也是金融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强国行”专项活动中实践育人系列活动之一,邀请到湖州银行财务负责人卢丹博士为主讲人,演讲主题为“大资管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讲座由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副院长方霞教授主持,线上线下共200余人参与。
此次讲座旨在探讨资产管理行业及业务的发展,卢丹博士首先介绍了资产管理业务与行业的概况,其次从IFRS9会计准则角度出发,解读了资产新规的发布,最后参考了部分资管业务的国际案例。
卢总首先对资产管理的基本概况以及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进行介绍。资产管理可理解为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在生产要素变革、优化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变革、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之后,卢总对资管行业的格局重塑进行分析。截至2023年底,五大资产管理行业“五雄割据”,理财子公司相继成立,券商资管规模大幅下降并积极向主动管理转型。各资管机构不断优化产品体系,渠道布局、投资研究、产品设计等方面创新发展。
其次,卢总对资管新规进行解读,指出由于银行将理财产品计入AC账户,使投资者的风险与理财产品相分离,掩盖理财产品风险,增加了银行的破产风险。所以2018年一行两会一局发布资管新规,核心要点为“三去一降一补”,其对不同资管产品影响不同,公募银行理财明确了投资范围和合格投资者门槛,打破刚兑理念并加强投资者教育。
金融实务精英进课堂是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不断拓展与业界联系的重要交流平台,是学院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省委教育工委关于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作的安排部署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提升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人才素质培养质量,打造卓越金融人才队伍,提供了重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