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暑期社会实践 | “非遗共承,与‘浙’同富” 实践团:探幽斯宅古建秘境,解码非遗共富诗章!

发布时间:2025-08-22 11:13:25

解锁斯宅古建秘境,解码非遗共富诗章

1

2

3

4

近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非遗共承,与浙同富”暑期实践团走进诸暨市斯宅村,开启了一场穿越时光的探秘之旅。在这片被时光厚爱的土地上,千年文脉正编织着非遗传承与乡村共富的崭新故事!

初入斯宅:邂逅现实版 “世外桃源”

斯氏古居前,野草肆意生长,与白墙黛瓦交织,新与旧,荣与衰在此奇妙融合。漫步其间,我们仿佛能触到历史的温度,听见岁月的低吟。

5

6

村中的议事亭隐于古樟绿荫下,背后青山连绵,让大家不禁联想到村民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议村中大小事务、传承古老乡村治理智慧的场景。墙面上斑驳的 “斯” 字与刻进墙体的家规家训相映成趣,深深烙印在每个斯宅人的心中,维系着家族的和谐与团结。

华国公别墅:雕梁画栋间的孝道传承

穿过斯宅村蜿蜒的青石板路,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突然撞入大家的眼帘。

只见别墅的大门紧闭,门楣上 “华国公别墅” 五个大字历经风雨,却依然苍劲有力。当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推开那扇厚重的木门,首先看到的是精美的砖雕门楼,每一处雕刻都栩栩如生,细腻得仿佛能触摸到百年前匠人的温度。

走进别墅内部,四合五天井的布局让人仿佛置身迷宫。每一个天井、每一处回廊都独具匠心。在正厅,我们抬头望向横梁,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所惊艳:一根根粗壮的木梁上,雕刻着龙凤呈祥、八仙过海等图案,这些图案虽已褪去色彩,但仍然能够想象得出当年的华丽景象。

11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别墅里的诸多老祖宗的巧思:这些看似普通的排水系统,竟能在暴雨时迅速排干积水,让整个古宅不沾分毫水渍;屋檐的设计也巧妙地利用了光影原理,不同时辰的阳光会以特定的角度洒入室内,形成独特的光影效果。

最神秘的是,古宅里的梁柱结构看似简单,却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稳固。我们请教了当地的村民,她笑着说:“这古宅里的门道多着呢,有些秘密,至今都没人能完全渗透。” 这不禁让成员们更加好奇,在那些我们尚未发现的角落,究竟还藏着多少古人的智慧结晶?

8

10

12

而如今,部分木雕因年代久远开始腐朽,壁画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模糊,掌握古宅修缮技艺的匠人越来越少。如果不及时保护,这些承载着斯氏古宅文化的珍贵遗产,可能会慢慢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调研中我们深刻意识到,守护华国公别墅,就是守护一段鲜活的历史。我们尝试用现代科技记录古宅的每一处细节,与当地居民交流探讨保护方案,但仅凭我们的力量远远还不够。

千柱屋:1322 根立柱撑起的木雕史诗

走进千柱屋,实践团成员瞬间被眼前这座清代巨宅所震撼。

据村民介绍,千柱屋始建于嘉庆年间,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斯元儒分别给四个儿子建造的,其中最小的两个儿子住在上房,充分体现了“兄弟谦让”的传统美德。

12

这座巨宅不光历史悠久,极具文化底蕴,工程量也相当巨大。

当我们推开 “於斯为盛” 的门台,这座占地 6850 平方米的清代巨宅如立体画卷铺展眼前。1322 根木柱撑起 121 间房,36 个小天井与 10 个大天井串联成光影迷宫,每根柱子下面,都有石雕支撑,兼具防潮和聚宝盆的寓意,充分展现出古人的居住智慧。

16

17

13

那扇扇雕花的门窗,无疑是千柱屋最灵动的眼眸。曾经的工匠们以刀为笔,在木头上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他们在门窗上雕刻蝙蝠,寓意福气、聚财;雕刻菊花象征长寿幸福;雕刻金桂、银桂则希望大富大贵。

这些墙绘,雕刻等不光涵盖多重寓意,还传达出如孝亲、高风亮节、勿轻视穷人、关爱动物等价值观。千柱屋内的每一处雕刻,都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最震撼的当属外墙的 “百马图” 砖雕:近百匹骏马,或奔腾跳跃,或悠闲踱步,或相互嬉戏,形态各异,无一雷同。砖雕的线条流畅而有力,将马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不得不惊叹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笔锋书屋:古榆树下的千年文脉

松啸湾的笔锋书屋,外观古朴而宁静,历经岁月的洗礼,那扇略显斑驳的木门,仿佛是时光的书页,记载着无数的故事。

书屋左侧的榔榆树,在2015 年获评 “浙江最美古树”,这棵榔榆树不仅是自然的奇观,同时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承载着斯元儒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的人生智慧与良苦用心,它目睹了一代代学子发奋学习,成才报国的艰辛历程。

18

19

20

接着,实践团跟随着村民走进书屋,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她告诉我们,在200多年前,千柱屋的孩子们都在这里读书,这里是斯宅村学子们求知的殿堂,朗朗书声日复一日地回荡在屋宇之间。抬头望去,雕花窗棂造型精美,阳光透过窗格洒下,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光影,为书屋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的色彩。

非遗共富:让古老村落焕发新生

经我们调研发现,斯宅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宣传不足等因素而鲜为人知。若斯宅村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去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共富之路,将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领略斯宅村的魅力。

那时,千柱屋会成为一个热门的木雕艺术打卡地,笔锋书屋将化身文化研学基地,孩子们在这里聆听古老的故事,传承传统文化。

21

22

23

这次探寻之旅,实践团深刻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与力量。他们用脚步丈量古村的每一寸土地,用眼睛发现非遗的每一处精彩,用心灵去感受共富路上的每一份喜悦。

未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非遗共承,与‘浙’同富” 实践团将继续为非遗传承与乡村共富贡献青春力量,让斯宅村这颗明珠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也为更多古村落探索出以非遗为钥的共富之路!



责任编辑:苏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近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非遗共承,与浙同富” 暑期实践团走进诸暨市斯宅村开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