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分忧,为民造福
——何继善院士为中南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系教工党支部讲授专题党课
2025年4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何继善教授为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教工党支部带来一堂深刻而生动的党课。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何院士以自身经历和家国情怀,激励支部成员赓续民族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活动伊始,支部书记李帝铨和系主任任政勇同志先后向何院士汇报了应用地球物理系在学科建设、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进展。何院士认真听取汇报后,对学科发展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并向支部赠送亲笔题写的书法作品——“为国分忧,为民造福”,勉励全体教师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己任,扎根科研教育一线。
虽已年过九旬,何院士坚持全程站立,以饱满的热情讲授党课一小时。他结合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通过展示亲笔书写的书法作品和亲身经历,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如何凝聚力量、挽救民族危亡,并逐一讲解背后烈士的感人事迹。“我幼年时目睹的是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他感慨道,“但有幸能看到今日中国挺起胸膛的底气”。他回忆抗战时期,老师们即便领不到薪水,仍坚持在敌机轰鸣中授课,“这种坚守教育报国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
何院士以自身求学经历为例,对比新旧社会的天壤之别:少年时因通货膨胀被迫辍学,而新中国成立后,他得以在国家资助下完成大学学业,成长为我国地球物理领域的开拓者。“旧社会连高中都读不完,新时代却让我圆了大学梦——这就是党的恩情”。他还分享了带领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学科跻身国家重点学科的奋斗历程,以及研发堤坝管涌渗漏检测仪、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实践故事,殷切嘱托支部成员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中践行“为国分忧,为民造福”的誓言。
支部党员纷纷表示,何院士的党课既是一堂厚重的党史教育课,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未来将继续以何院士为榜样,立足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学科特色,为服务国家战略和人民需求贡献智慧与力量。
附注:何继善院士简介
何继善(1934.9~)生于湖南省浏阳。地球物理学家,工程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56年考入东北地质学院,1960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金属矿物探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工作,历任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系主任、副校长、校长。1985年被评为教授。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曾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常委、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职。现为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终身成员。以第一完成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含一等奖在内的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