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雨老师指导多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前期研究和准备工作
近日,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韩建雨老师持续深耕实践育人,集中指导“滴梨梨”团队、“梧志兴川”专项调研团多支专题小队等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前期筹备工作,通过精准指导文献研读、方案优化、任务分工等关键环节,为各团队夯实理论根基、明确实践方向,助力学生将专业知识与乡村发展需求深度结合,推动多支实践团队高效推进调研准备,为暑期实地实践筑牢坚实基础。
“滴梨梨”团队三会连开:夯实砀山调研根基,布局梨乡助农宣传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滴梨梨”团队近期召开三场线下会议,紧锣密鼓推进暑期良梨村社会实践项目,敲定调研、微短剧拍摄及新媒体宣传等核心任务,为7月24日启程的实地调研奠定基础。7月7日首会明确三大任务:深化良梨村梨产业与兰花印染文化研究,搭建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并对接直播助农,细化微短剧拍摄分工。7月15日,团队完成服装发放强化凝聚力,集中拍摄微短剧核心片段,后期团队同步推进剪辑制作,目前主要拍摄已完成。7月19日会议敲定调研方案:团队统一行动、分组记录村容与产业,设计口语化问卷,并预约兰花印染工坊体验拍摄。指导老师韩建雨老师肯定前期工作并提专业建议,队长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激励成员。据悉,团队将分三队赴良梨村开展4天专项调研。

安徽大学“梧志兴川”梧川专项调研团各专题小队筹备梧川暑期调研
安徽大学“梧志兴川”暑期实践团队专题五——“特色农业价值链重构:梧川乡‘一村一品’产业融合效应”团队紧锣密鼓地开展暑期调研筹备工作。7月9日晚,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韩建雨老师通过线上会议,为团队专题调研报告的修改提供专业指导,助力筑牢实践根基。次日下午,小队在蜀山校区C栋102教室召开动员会,队长张景诗琪主持并部署任务。全体队员围绕行程规划、食宿安排等内容深入研讨,最终确定了为期5天的实地调研方案,并明确在7月23日前打磨部分调研报告。据悉,该专题小队将于7月23日奔赴梧川村开展实地调研。此次系列筹备工作,此次动员会议为调研指明方向,队员们正满怀热情,全力保障调研活动顺利推进。

安徽大学“吾同川”实践团军训之余备实践 探路梧川红色振兴
安徽大学“梧志兴川”暑期实践团队专题六——“吾同川”暑期实践团成员在军训期间,同步筹备赴宣城市绩溪县梧川村的实践活动,聚焦“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红色文旅助力集体经济发展”主题,探索红色资源与乡村发展融合路径。7月10日,团队在蜀山校区C楼102教室召开专题会议,国际经济与贸易、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7名成员参会。队长陈爽明确研究方向,部署实践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成员们讨论预期成果并做可行性分析,后勤负责人孙瑜浚强调团队纪律与安全保障。会上,成员们积极建言,为实践提供多元思路,确保后续工作高效推进。目前,团队整装待发,即将开启实地探索。

安徽大学梧川红绿振兴队召开首会擘画乡村振兴调研蓝图
2025年7月12日,安徽大学“梧志兴川”暑期实践团队专题四——“红绿交融:解码乡村振兴的梧川密码”队,在蜀山校区C栋104召开首次线下会议,围绕实践方案、分工及行程安排深入研讨,为乡村振兴调研铺路。会前,队员已完成梧川村经济、生态、文化等初步调研。会上,跨学院成员先作自我介绍以增进默契,随后队长明确后勤、财务、摄影、宣传等分工,保障高效协作。行程规划环节,队员结合前期成果,围绕“红绿交融”主题提出红色文化走访、问卷调查、村民访谈等创新方案,最终敲定实践流程并细化每日任务。会议强调实践纪律及人身、财产、数据安全。队员们表示,将以专业视角探寻梧川振兴“红绿密码”,贡献青春力量。

安徽大学“青衿向党,红脉传承”队实践团队开展文献集中研读会
安徽大学“梧志兴川”暑期实践团队专题一——“青衿向党,红脉传承队”团队于7月10日上午在安徽大学蜀山校区C栋107教室有序开展文献集中研读会,并于7月11日上午开展动员会,通过理论学习夯实根基,以思想共识凝聚行动力量。此次文献研读与动员大会的开展,不仅为实践团队提供了理论支撑,更激发了成员们的责任感与行动力。本次活动已与实践地党支部建立结对共建机制,将通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党建经验交流,助力基层党组织建设。在韩建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该队伍将于7月23日起出发,预计开展党建服务、产业帮扶等相关活动,广泛覆盖当地群众。此次筹备充分体现了“党建引领、校地协同”的实践特色,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

安徽大学“炬火引航,科创育苗”队召开首会 部署暑期实践工作
2025年7月,安徽大学“梧志兴川”暑期实践团队专题九——“炬火引航,科创育苗”队,在蜀山校区食堂一楼召开首次线下会议,团队成员共商实践事宜并明确分工,为暑期活动夯实基础。因队员来自不同学院,会议伊始以自我介绍破冰,增进彼此了解。随后,队长对实践各项工作进行合理分配,并组织成员共同商讨暑期实践主要行程及活动设计。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提出多项方案建议,现场氛围热烈,经充分交流后基本确定实践流程与行程安排。会议最后,队长总结强调各成员职责,着重提醒实践中的安全问题及注意事项。此次会议统一了团队思想,增强了凝聚力,为暑期实践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安徽大学“栖川嵌绿”队召开暑期实践文献研讨会
2025年7月10日,安徽大学“梧志兴川”暑期实践团队专题三——“栖川嵌绿”队召开文献研讨会,会议围绕实践主题研究文献,为实地调研奠定理论基础,明确方向并凝聚共识。该队以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梧川村为研究对象,聚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双向嵌套”机制建构,计划通过梳理“生态认证反哺文旅产业-文化叙事提升生态价值”机制,形成具有徽州地域特色的理论模型。会上,队长提出三点要求:讨论紧扣主题,结合文献避免空谈;鼓励积极发言与观点碰撞;明确记录共识与分歧。此次研讨会明晰了理论认知,确定了后续研究方向,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交流平台,助力实践顺利推进。

安徽大学“红心向党,致富梧川”召开动员会
7月9日,安徽大学“梧志兴川”暑期实践团队专题二——“红心向党,致富梧川”队于蜀山校区C栋105教室召开实践动员会,传达总团队精神并落实筹备工作。9名成员积极建言,通过民主投票与协商,就出行方式、食宿安排达成共识,会议氛围热烈。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团队调研报告不断完善,成员对实地调研信心倍增,为梧川专项调研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从梨乡助农到乡村产业融合,从红色文旅到党建服务,韩建雨老师以专业指导赋能多支实践团队精准发力。在其引领下,各团队前期筹备扎实高效,既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也凝聚了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随着各团队陆续启程,这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之旅,正彰显着高校教师以实践育人推动人才培养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的积极成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