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雨、李露露、韩斌、刘世杰四位老师指导“梧志兴川”调研团赴绩溪梧川开展暑期实践调研-文化振兴篇

2025-09-01 11:37:54 唐宇恒 陈爽 王航 刘宇轩 徐威

文化振兴篇: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暖心行动护航留守儿童成长——

韩建雨、李露露、韩斌、刘世杰四位老师指导“梧志兴川”调研团赴绩溪梧川开展暑期实践调研

探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韩建雨、李露露、韩斌、刘世杰四位老师指导梧川红创队赴绩溪梧川开展实践调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近日,安徽大学梧川红创队赴安徽省绩溪县梧川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调研、实地探访等形式,在红色沃土上接受精神洗礼,在实践中深化对“红色强村”建设的理解。

采访基层干部,明晰红色强村实践路径

7月24日上午9时,梧川红创队队长唐宇恒率队员聚焦村级党建及“红色强村”品牌建设,对长安镇副镇长、梧川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洪海飞进行了采访。洪海飞书记详细阐述了梧川村以党建为引领的发展模式:强化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红色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有机融合,创新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既借红色文化凝聚村民共识,又有效推动了集体经济增长。洪书记强调“乡村要振兴,党建是根本”,并就团队提出的党建品牌创新、红色资源活化等问题,给予了耐心且专业的解答。

此次采访,让团队直观地掌握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具体方法,深刻理解了“党建引领”在红色强村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它不仅是组织保障,更是整合资源、驱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2d72171b-f16c-418b-a6ba-a0e514e560f1


参观红色展馆,感知地方革命历史脉络

7月25日下午2时30分,调研团队前往绩溪红色文化展示馆开展实地研学。馆内,百余张泛黄的老照片、三十余件革命时期的实物,如枪支、书信、生产工具等,以及工作人员围绕“烽火绩溪”主题的分阶段讲解,帮助团队系统梳理出当地革命历史的关键节点:1938年群众自发组织抗日宣传队的活动细节、1947年支援解放军渡江战役的物资筹备过程,以及胡明等本地革命人物的英勇事迹。

这次参观使团队对地方革命历史的认知,从抽象的文字记载转向了具象化呈现。不仅理清了绩溪县在皖南革命版图中的重要作用,更直观地感受到红色基因如何通过民间记忆、实物传承等方式在当地延续,为后续挖掘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提供了清晰的历史坐标。

cbd8e73a-b15e-4957-ac1b-b4ba99e0fe67


探访金岭洞与烈士陵园,体悟奋斗精神与青年责任

7月25日下午16时30分,在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刘世杰的带领下,团队首先抵达被誉为“皖南红旗渠”的金岭洞。实地观察发现,洞内岩壁上布满深浅不一的凿痕,部分区域仍留存着当年施工用的钢钎、铁锤等工具。据随行村干部介绍,该洞由当地群众历时5年人工开凿而成,成功解决了周边3个村庄的灌溉难题。随后,团队前往县烈士陵园,在纪念碑前整齐列队,向革命先烈三鞠躬致敬,并集体合影留念。

金岭洞的实地探访,让团队深切感受到劳动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实践精神;烈士陵园的祭扫活动,则通过庄严肃穆的仪式,强化了队员们对“牺牲奉献”的具体认知。两者结合,使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青年传承红色精神,必须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中,既要学习先烈的担当精神,也要延续劳动人民的实干作风。

9e113cd1-9ac4-42a1-aa0e-45dab32a1a07


从基层党建的生动实践,到红色遗址的沉浸式感悟;从金岭洞内触摸劳动人民的奋斗印记,到烈士陵园接受精神的庄严洗礼,紧凑的行程中,每一步都紧扣历史脉搏,每一眼都见证着精神的传承。团队队长唐宇恒在例会上总结:此次实践让大家在“行走的课堂”中深化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下一步将认真梳理调研资料,形成兼具温度与深度的实践报告,把在梧川村的所见所闻所感转化为奋进力量,努力为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此次安徽大学梧川红创队的实践调研活动,不仅是一次对红色历史的追溯,更是一次对青年责任与使命的深刻领悟,为思政教育的实践育人提供了生动范例,激励更多青年学子在红色精神的指引下,为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红土寻迹传薪火 山村访民听心声——韩建雨、李露露、韩斌、刘世杰四位老师指导“吾同川”小分队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7月24日15时,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吾同川”暑期实践团走进梧川村红色展馆,驻足于一幅幅珍贵图片和一件件革命文物前,聆听那段烽火岁月中的红色故事。村党总支委员洪微担任讲解员,指着一幅实景复原图,为“吾同川”专题小组成员讲述梧川革命火种的起源。

7fba2b81-ca44-4ffb-bccb-b90df3e1b5af


梧川村曾是革命斗争时期的重要区域,无数先辈在此投身革命,留下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展馆通过“烽火梧川”“英雄群像”“精神传承”等五个展区,系统梳理了村庄的革命历史,每件展品背后都承载着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专题小组成员感慨道:“从梧川村的红色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更深知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走出展馆,村口的老槐树静静矗立,似在诉说往昔峥嵘。梧川村的红色记忆,不仅是村落的宝贵财富,更是激励后人不忘初心、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

当日下午17时,实践团成员穿过壁石嶙峋的金岭洞,沿山道登上黄高峰,抵达红色梧川的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阳光下金光闪耀。苍松翠柏环绕,纪念碑庄重肃穆。微风拂过,仿佛在低语这片土地上的烽火岁月。作为革命古村,梧川村曾是浙皖边区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无数先烈为民族解放事业在此浴血奋战,用生命铸就了这座不朽丰碑。实践团成员站在纪念碑前,望着远处村落的袅袅炊烟,深深鞠躬。此刻,历史与现实交汇,他们在追寻先烈足迹中,触摸红色历史温度,感悟革命精神传承。

    7月26日,“吾同川”实践小队深入山村,采访村民并收获颇丰。小队成员分组走访村内各处,与采茶、耕作等不同身份的村民进行一对一访谈。村民们提及,近年来梧川村交通条件大幅改善,昔日难行的山路已变为宽敞柏油路,且沿途增设路灯,极大便利了日常出行。村民们虽不善言辞,却以朴素、真挚的话语表达了对山村发展的感恩之情。

3605f2a4-5b7f-46bb-b93a-7e6d5625c1f5


访谈结束后,小队与村民合影留念,并表示将依据收集到的信息,从基础设施完善、民生需求满足等方面形成系统性调研报告,反馈给当地相关部门,为村庄规划提供参考。村民们世代守护着这片土地,默默耕耘。当实践小队扎根田野,倾听他们的声音,深刻感受到村民对这片土地深沉而热烈的爱。

此次对梧川村红色文化的探索,让实践团成员了解当地的革命记忆。当地也计划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完善烈士陵园配套设施,推动红色教育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梧川村的英雄故事代代相传,使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

安徽大学“炬火引航,科创育苗”实践团队: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暖心行动护航留守儿童成长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青春力量融入乡村振兴实践,7月23日至26日,在韩建雨、李露露、韩斌、刘世杰四位老师指导下,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梧志兴川”专题九暑期实践小组以“炬火引航,科创育苗”为主题,赴绩溪县梧川村开展实践活动。团队聚焦红色文化传承与留守儿童成长,通过红色资源调研、关爱服务行动等,探索“红色教育+科技赋能+成长护航”的乡村振兴助力模式,彰显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启程赴实践地,锚定乡村发展协作方向

 7月23日上午,实践小组从合肥南站出发,经数小时行程抵达绩溪县梧川村。当日下午,安徽大学经济学院赴绩溪县长安镇梧川村暑期社会实践启动暨实践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在梧川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高明旺、院长江永红,经济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韩建雨,团委副书记李露露;长安镇副镇长、梧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洪海飞,梧川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韩斌,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刘世杰出席活动。

会议中,洪海飞精准指出梧川村留守儿童红色教育面临的形式单一与科技手段缺失等核心痛点,为安徽大学“炬火引航,科创育苗”实践团队锚定了关键方向。队员们深受启发,迅速聚焦“科技赋能红色教育”靶向发力,决心融合创新技术,为留守儿童打造沉浸式、互动性强的红色启蒙新体验,探索乡村教育振兴的新路径。

ceaa73fd-f9d4-4d51-8bdd-93f79f15e114


深挖红色资源,构建儿童红色教育创新路径

为将红色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与儿童教育的动力,7月24日,实践团队开展红色文化深度调研,旨在为留守儿童红色教育提供实践方案。

15时30分,队员们走进绩溪红色文化展示馆。馆内陈列的革命家书、老式武器、历史照片等实物,生动再现了皖南地区的革命历程。队员们重点记录适合儿童理解的红色故事,如当地少年参与革命传递情报的事迹,并结合前期了解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初步构思“红色故事绘本创作”等适配儿童的教育形式。

17时30分,团队前往皖南黄高峰青年学院、金岭洞及革命烈士纪念碑。金岭洞作为当年的革命秘密交通站,洞内保留着原始战斗工事,沉浸式场景让队员们深受触动。结合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大家提出“红色场景情景剧”“革命历史VR体验”等设想,计划将红色历史与科技手段结合,增强教育吸引力。

4c5f332b-996c-48f9-a614-f9243a641841


聚焦童心守护,搭建成长关爱服务平台

为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服务,团队围绕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与成长需求,开展系列关爱活动,助力红色启蒙与素质提升。7月25日晚,团队组织开展的文艺联欢会在梧川村党群服务中心拉开帷幕。队员们为孩子们献上了活力四射的舞蹈与歌曲合唱,和孩子们一起参与趣味游戏互动,现场笑声不断。

f9a28a62-96cc-4a26-bc20-94f6fbdfc6ff


7月26日上午,课业辅导活动在梧川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开展。队员们针对不同年级孩子的需求分组进行辅导,重点讲解暑期作业中的疑难问题。辅导结束后,“共绘成长树”墙面彩绘活动启动。队员们与安徽大学文学院同学共同带领孩子们创作,用蓝色绘制天空象征希望,用绿色勾勒田野代表家乡,孩子们的手掌蘸上颜料印成树叶,组成“成长树”。活动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协作能力,又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正确价值观念。

b960e7cb-efde-405f-bf3f-57ccc916a87b


此次实践中,安徽大学“炬火引航,科创育苗”团队以红色文化为魂、以科技赋能为翼、以关爱服务为桥,为乡村教育振兴探索了新路径。未来,团队将持续完善红色教育与科技启蒙方案,推动校地合作常态化,让青春力量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绽放光彩,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

责任编辑:唐宇恒、刘宇轩、徐威、汤鑫宇、骆慧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韩建雨、李露露、韩斌、刘世杰四位老师指导“梧志兴川”调研团赴绩溪梧川开展暑期实践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