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法治信仰 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2020-12-25 14:49:43 王韶婧

当今时代,互联网的空间是虚拟的,但是其中的参与者们却是实体。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而当代大学生应当加强网络安全意识,自觉了解、遵守并积极宣传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参与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工作中。20201016日,在第七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落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旅游科学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召开以“牢固树立法治信仰 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

在党支部书记王韶婧的带领下,支部成员认真学习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典型案例。根据《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书记王韶婧带领学生党员们学习总结了网络发帖诽谤,编造及散布虚假信息,发表以极端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言论,发表伤害民族团结的言论,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等五大犯罪或违法行为的界定以及处罚规定。而在网络违法犯罪的案例中,不乏大学研究生、青年人士走入歧途,学生党员应当引以为戒,提高网络法律意识,时刻提醒自己遵法守法。做为学生党员与学生干部,更应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牢记四个意识、胸怀四个自信,以身作则参与清朗网络空间的营造。


组织生活会现场

针对本次组织生活会的主题,本一党支部的党员们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

王韶婧同志批评自身:一是开展法制专题教育较少,之前带领支部学习多集中在党支部工作实务以及理想信念教育上,较少引导学生党员树立法治信仰。二是对于学生党员网络空间管理较为松散,要求不够严格,今后应该加强教育与管理,引导学生党员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红线意识、底线思维。此外,她指出本一支部的全体学生党员有时面对网络舆论还存在辨识力不足的问题,容易受到不良言论的诱导,发泄负面情绪,应该进一步树立法治信仰,明确党员权利义务,理性发声,文明上网。

预备党员曹茜同志谈到,虽然能够做到学法法守法,但在实际生活中未能做到时刻维护法律权威。当在网上看到不当言论时,只是浏览而没有主动进行提醒,没有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当遭遇侵权行为时,没有第一时间想到利用法律武器维权,仅仅抱怨与隐忍,这样不利于打击违法行为以及维护法律。还需要再加强法律意识,遇到问题第一时间用法律思维去思考,用法律思维解决,自觉维护法律权威。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网络生活中,都要做到遵法守法,同时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增强法律意识。

最后,支部书记对各位学生党员的发言以及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再次提醒学生党员牢记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以及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责任编辑:李晟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旅游科学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