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熔炉中淬炼成长、在服务社会中成就自我,2025 年 7 月 至 8日,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组织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成立化创未来实践团奔赴江苏宿迁,开展社会实践。实践团以参观调研为眼、以座谈交流为桥、以科普活动为翼,深度探寻化工行业绿色发展的转型之路,触摸创新驱动的强劲脉搏,为青年学子搭建起从理论殿堂通向实践沃土的坚实阶梯。
一、探智慧园区,观化工新貌
实践团首站驻足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智慧管理中心,一幅科技赋能的现代化化工图景扑面而来。巨型电子屏上,园区企业分布、生产实时数据、环境监测指标动态流转,依托物联网与大数据构建的智能管控平台,将风险预警与应急响应的速度压缩至秒级,尽显 “智慧化工” 的硬核实力。
|
|
深入园区企业,实践团见证化工创新成果:光稳定剂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应用于农业薄膜、汽车涂料等领域。跨界新能源,利用电解水制氢技术结合自主研发催化剂,探索清洁能源新路径。还有企业聚焦日化领域,通过绿色合成技术减少溶剂使用,推动护手霜、防晒霜等产品环保升级。这些实践生动证明,化工行业正以创新为笔,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画卷上浓墨重彩。
|
|
“宿源启思,化创未来”实践团与宿迁市团市委召开社会实践调研座谈会。共青团宿迁市委员会与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携手服务国家战略、共育时代新人的崭新起点,双方将以此次揭牌为契机,秉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育人、共谋发展”的原则,全力推动青年与城市协同发展,鼓励更多化学学子以专业知识筑基,用创新思维拓界,让青春在产业转型的浪潮中奔涌向前。
|
|
二、赴科普之约,播科学火种
宿迁少年宫的教室里,实践团成员化身科学使者,将知识的温度与力量传递给稚嫩的心灵。他们以《生活中的碱魔法》为钥匙,打开化学世界的大门,以侯德榜先生自主创新的传奇为火炬,照亮孩子们对科学的向往。科学家们勇于探索的执着、坚持不懈的韧性、自主创新的风骨,如春雨般浸润童心,让爱国情怀与科学追求的种子深深扎根。趣味实验中,试管里的奇妙变色、烧杯中的气泡翻腾,点燃了孩子们对化学的热爱,更播下了未来科创的希望火种。
|
|
三、寻红色足迹,忆初心使命
宿迁之行,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深度交融,是一场青春与时代的同频共振。实践团成员既见证了化工产业的革新力量,也践行了科学普及的使命担当,更传承了红色基因的精神密码。未来,北化学子必将带着这份实践所得,以专业所长服务产业升级,以青春之力投身国家建设,让 “化创未来” 的誓言在实干中绽放光芒!
|
|
循着 “雪枫公园 — 宿北大战烈士陵园” 的红色足迹,实践团展开了一场与革命先辈的隔空对话。彭雪枫纪念馆内,将军铜像拔剑而立,目光如炬。那封 “我为民族死,死得其所” 的 29 字家书,字字千钧,道尽革命先烈的家国担当。宿北大战纪念馆前,33.12 米高的纪念塔直刺苍穹,塔上镌刻的 2191 个年轻名字,是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时刻警醒着青年一代:唯有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方能在时代征程中行稳致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