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人民城市”建设团队获“西城青年之星”集体荣誉

2025-05-04 17:25:28 李利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人民城市”建设团队由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的16名专业教师组成,其中35-40岁7人:李利、孙喆、傅微、徐海韵、张学玲、张琳、许超;35岁以下9人:黄庭晚、祝贺、陈未、王瑞琦、李鑫、林浩曦、王佳煜、边谦、冯子龙。

团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风景园林系教工党支部为主体,多个师生党支部协同,党建引领师生团队,围绕西城区“人民城市”建设,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全过程民主实践,与西城区什刹海街道西安门社区等多个社区党支部共建,构建“全流程”更新实施路径与跟踪管理机制。在“人民城市”理念指导下,“一户一策”地解决西城区千家万户急难愁盼的城市微更新难题,形成城市设计、城市微更新、历史建筑保护等特色领域与优势,为服务好西城区“人民城市”建设,传承西城城市文脉贡献自己的力量。

团队持续深耕“人民城市”建设,传承西城区城市文脉。完成“北京西城街区整理城市设计导则”和“北京‘小空间·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行动计划”获市政府领导的批示;内参专报“新街口街道发挥责任规划师团队作用积极探索‘城市共创’实践”获区主要领导批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京老城文物保护、腾退开放及合理利用机制创新研究”,研究成果获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等部门采纳,支撑政府决策;“关于完善北京市‘第五立面’规划建设的工作建议”被市政协采用;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发起的“四名汇智”项目,其中“胡同里的童年”项目对北京老城儿童友好建设提供了详实的技术支持。2024年,风景园林系教工党支部入选教育部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3年,风景园林系教工党支部获北京建筑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

团队致力于聚焦城市微空间提质增效,构建西城区宜居、便民的社区环境,推动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的提升,多名成员担任展览路街道、新街口街道责任规划师。完成西单-积水潭桥传统特色街区环境整治提升、德胜门内大街空间品质综合提升、百万庄社区公共空间整治提升、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综合提升、西外“天地生”科普文化示范街区示范、北京老城保护更新基地新街口雨水花园设计、鼓楼-地安门段街道立面改造提升、东冠英胡同冬奥主题展厅更新改造、什刹海荷花市场国庆主题花坛设计、西城区马连道路市容整体提升改造等实践项目50余项。团队出版专著《北京寺院建筑》,挖掘包括白塔寺,法源寺,广济寺在内西城区寺院文化遗产;出版著作《北京小微公共空间治理实施导则》助力西城小微空间治理;在鲁迅博物馆多次开展建筑类公益讲座,普及古建筑知识。2019年以来,团队成员获北京市“优秀责任规划师”称号10余人次;入选“北京市‘海聚工程’青年人才”1人;获“北京市脱贫攻坚‘嘉奖’表彰”1人;入选“北京市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优秀青年人才”1人;获批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获批北京市课程思政名师团队1个;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优秀城乡规划一等奖、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一、二、三等奖近10项。服务成果受到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等多家媒体的关注报道。

团队扎根西城,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工作成效显著,推广、示范效应明显,西城校区风景园林获批教育部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教育部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校平台建设的高精尖发展将更好地服务西城区“人民城市”建设。


责任编辑:吴昕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团队持续深耕“人民城市”建设,传承西城区城市文脉。其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工作成效显著,推广、示范效应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