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承办的“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5国培项目——智慧健康养老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 于2025年7月初开班。来自北京市和京津冀地区15所中职、高职、职业本科、普通本科院校的48名智慧健康养老专业领域教师,通过第一阶段为期5天的培训,围绕“智慧健康养老”主题开展了AI赋能养老、社区治理创新、智能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社区与居家智慧康养、AI养老方案前沿研究、智慧养老产业趋势等专题讲座与交流、企业探访与跟岗实践。
该项目以“标准引领·技术赋能·思政铸魂”为主题,采用阶段性、任务型、成果导向的线下集中培训模式,聚焦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技术融合、课程思政等综合能力提升,为京津冀智慧健康养老领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项目第一阶段智慧养老模块通过理论授课+实践探访+研讨交流的形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内容丰富且重点突出。
(一)开班启航,明确培训方向
7月2日上午,项目开班仪式在我校北楼401举行,民生福祉学院党总支书记孙林与院长王婷同志主持仪式,为参训教师解读项目背景、培训目标与阶段安排,强调“标准、技术、思政”三位一体的培训理念,为后续课程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开班仪式
(二)前沿理论授课 夯实技术与教学认知
多位行业专家与高校学者带来高水平讲座,覆盖智慧养老核心技术、产业趋势与教学实践: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以《AI for Community——社区治理与创新方案》为题,剖析AI技术在社区养老场景中的应用逻辑;深圳作为科技联合创始人、总裁刘文权分享《AI+赋能康养专业群数智化建设》,为专业群建设提供技术路径;慈爱嘉信息化部经理王磊则聚焦《智能养老管理信息数字化平台建设》,讲解实操层面的平台搭建与应用。

各组参训教师于养老驿站实践合影
7月3日,北京怡养科技公司总经理路岚淇结合案例解读《社区居家智慧康养实践》;中国老年大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罗椅民深入分析《AI养老方案研究》;台湾南开科技大学教授段伴虬展望《AI+智慧养老产业的新趋势》,为教师打开行业视野。
7月7日,泰康智慧养老项目负责人高会轩分享《泰康之家智慧养老和智慧化运营应用实践及未来探索》;北京优跃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亚群探讨《智慧养老院与社区康养的协同创新》;我校谈玲芳教授主持《智慧健康养老人才培养研讨》,引导教师结合教学实际交流经验、碰撞思路。
(三)实地实践探访 深化“教-学-做”融合
为避免纸上谈兵,本次国培项目特别设置实践环节,让教师走进一线场景:
7月4日,参训教师在路岚淇、齐霁等企业专家带领下,前往新街口街道养老服务驿站、核桃园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等养老驿站开展智慧社区探访实践,实地观察智慧养老设备的应用场景、服务流程,感受社区智慧康养的落地模式,并团队创作社区智慧养老观察与实践短视频,院长王婷为各小组颁奖。
7月8日,教师们赴泰康燕园进行智慧养老跟岗实践,分别跟随管家、护理师、文娱活动师、运动指导师开展岗位学习,直观了解养老机构的运营管理、服务细节与人才需求,为后续教学改革与课程设计积累鲜活案例。

参训教师于泰康之家·燕园合影留念
第一阶段课程结束后,参训教师纷纷分享心得,字里行间满是收获与感谢:
“非常感谢主办方的精心组织与安排,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聆听养老行业一线专家的精彩讲座,学习最前沿的智慧养老理念和实务,每一节课都干货满满!”
“主办方太用心了!从高校学者到企业高管的师资搭配,从理论讲座到一线跟岗的内容设计,科学又高效,让我们从宏观趋势到细节实操都学到位,特别期待后续课程!”
“非常感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的全体领导和老师!从行程衔接、资料准备到现场服务,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全,你们的辛苦我们都看在眼里,谢谢你们!”
第一阶段智慧养老模块课程的圆满结束,标志着国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下一步,民生福祉学院将总结第一阶段经验,持续优化后续三个阶段的课程设计,围绕“课程思政”“实训教学”“资源建设”等核心模块,继续依托京津冀养老服务产教融合共同体资源,深化“标准引领、技术赋能、思政铸魂”的培训理念,确保项目目标全面落地。同时,我院将以此次国培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北京市各职业院校的合作,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专业教育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服务地方战略、助力养老产业升级贡献更多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