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育党支部坚持将党建与学科使命深度融合,立足生物师范教育专业特色,锚定教育强国坐标,构建“三维赋能”创新工作体系,以“强师-强教-强服务”为主线,从对内服务、助力成才,到对外辐射、宣传弘扬等多层次开展党建活动,旨在培养政治素养高、理想信念强、专业能力硬的优秀党员教师。
强师为本:筑牢教育强国理论根基
党支部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重要回信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等为引领,不断坚定育人初心。
支部与学院党委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宋萑,举办主题为“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专家讲座,带领全院师生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特征、内涵与实践路径。邀请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求索学社宣讲团,进行“师范强教,教育强国——追寻百廿京师助推祖国中西部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主题宣讲,再现北京师范大学以高度责任感助推祖国教育发展的故事,坚定支部成员从教信仰。与学院党委一同制作42幅“大先生”系列海报,举办“大先生”系列展览,展现“大先生”们的师者风范,宣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与教育家精神。举办“‘寒来书往’读书会——读懂教育家精神”,以《重读陶行知》《张伯苓:一人一校一国家》《蔡元培:爱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爱国》等书籍为阅读材料,进行自主学习与集体分享交流,引导支部成员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及实践要求。
强教为要:构建实践育人创新平台
乐育党支部以服务教师教育工作为主线,以帮助支部成员坚定从教信仰、增强教学能力、提升职业素养等为出发点开展党建活动。支部对多年来形成的有组织、有规划的“未来教育家训练堂”系列活动进行沿袭与创新,努力为学院师范专业建设添砖加瓦。
一方面,支部充分利用内部资源,支部举办教学片段试讲活动、科普微课集中备课活动、粉笔字与硬笔字打卡活动,充分发挥硕博师范生党员对低年级非师范生的传、帮、带作用。另一方面,支部积极引入外部资源,举办“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营”、“启航未来 探索职业途径”主题分享会、“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宣讲,邀请优秀毕业生、一线骨干生物教师、学校“领航有我”政策宣讲团,助力支部成员提升生物教学技能、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坚定基层从教信念。支部通过内外联动的培养模式,为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提供了有力支撑。
强服务为责:拓展科普育人社会路径
乐育党支部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生命科学和教师教育的专业背景,自主开发特色科普项目,开拓共建资源服务社会,积极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学院、校园、社区和中小学,支部成员在实践中成长为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先锋党员和“四有”好教师,将组织师生有力、服务师生有力做到实处。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关爱关心少年儿童成长成才,在学院“百社千家”计划支持下,乐育党支部“京师生命,探索万物”科普宣讲团持续开展公益科普微课授课,为社区、街道和中小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科普课程。2024年,支部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致力于打造6部精品科普实验课程,共在5个中小学、街道社区开展12次科普讲解,惠及320余名青少年。这些活动不仅有效激发了青少年的科学探索兴趣,也为支部成员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实践机会,实现了科学普及与教师教育的双赢。
除此之外,支部积极也响应校内外其他不同形式的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工作。支部共7名成员参与生命科学学院与密云区第一小学合作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充分利用密云本地资源,培养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支部参与“‘京师万物’科普月——‘你我它’科普嘉年华”活动,通过趣味问答、游戏体验等方式引领校内参与者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支部共3名成员参与“京师万物”科普素养训练营,通过专家讲座、科普教育基地参观、专家科普工作坊以及创意圆桌讨论等环节,提升学生的科普素养,推动科普教育工作进一步落实。
今后,乐育党支部也将立足师范教育专业特色,锚定教育强国坐标,全面推进学习型、特色型、服务型支部建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