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发展 数字赋能谱新篇 ——外国语学院专业教工党支部助力学科建设与服务社会纪实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外国语学院专业教工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近期,支部在学术交流、科研立项、文化传播、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展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党员的使命担当。
一、学术引领:深耕外语教育教学研究,助力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跨文化交际与中国国际传播研究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6月,支部多名党员通过读书分享会的形式,引领学生共同探讨教育教学、语言技术、人工智能与国际传播的融合发展。
会上,支部党员教师结合外语学科特点,围绕“数字人文与跨文化交际”及“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教育”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通过学术研讨,进一步明确数字化时代外语学科的发展方向,为其后续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外国语学院教工党支部始终牢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鼓励党员教师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国家文化战略。2025年6月,支部党员教工赵涵博士撰写的学术文章在《孔子学院》杂志正式发表。
文章聚焦国际中文教育中的文化传播策略,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背景,探讨了如何通过语言教学促进中外文明互鉴,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该文章不仅展现了支部党员教师在文化传播领域的学术积累,也为孔子学院的国际中文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支部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海外孔子学院的合作交流,推动更多教师党员参与国际中文教育项目,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三、科研创新:聚焦学科前沿,服务地方发展
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的核心竞争力,外国语学院教工党支部高度重视科研工作,鼓励党员教师积极申报各级课题,以科研促教学、以创新促发展。2025年,支部两位党员教师成功获批“陕西省外语学科专项课题”;一位教师获批第十八批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课题的成功立项,不仅体现了支部在科研领域的引领作用,也为陕西省外语学科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支部以此为契机,组建科研团队,定期开展学术沙龙,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推动学院整体科研水平提升。
四、服务社会: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外国语学院教工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服务社会”的理念,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2025年6月,支部组织党员教师赴陕西玛奥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活动,深入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洽谈校企合作事宜。
座谈会上,双方就人才培养、实习就业、课程共建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此次访企拓岗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也为学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宝贵参考。支部将持续推进校企合作,搭建更多实践平台,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五、结语:党建引领聚合力,砥砺奋进新征程
外国语学院专业教工党支部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在学术研究、文化传播、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支部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数字化时代为契机,探索外语学科发展新路径,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外语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党建引领风帆劲,数字赋能正当时。外国语学院专业教工党支部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