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的黎明社区,因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 “‘U’你同行” 科技服务队的到来而暖意涌动。这支年轻的队伍扎根社区,聚焦 “一老一少” 群体,为 80 余人开展了 “科普铸魂助成长,推普聚力暖社区” 系列活动,用科技、知识与陪伴书写青春担当,让这个夏天充满别样的意义。
“这是无人机的螺旋桨,转起来就能带着飞机飞上天哦!” 作为实践团的指导力量,相关党员老师全程参与活动策划,结合专业优势为服务队提供技术支持。党支部成员不仅协助设计了无人机术语体系,还手把手指导队员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适合儿童理解的教学内容。在其助力下,服务队成员手持自制的无人机术语扑克牌,与孩子们玩起知识闯关游戏。牌面上的生动配图和简洁释义,让航空术语在欢笑中映入孩子们的脑海。航空小课堂里,志愿者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实验、有趣的手工讲解飞机结构与飞行原理,孩子们专注地拼装着航空模型只为让属于自己的 “小飞机” 早点 “起飞”。当一个个简易模型在桌上 “列队”,孩子们举着作品欢呼的模样,正是科学种子悄然发芽的模样 —— 那些对蓝天的向往,正通过这样的互动慢慢生长。

柏合草编的清香,在服务队的努力下飘向更远的地方。队员们正紧锣密鼓推进《柏合草编双语术语集》编纂,他们仔细询问草编嬢嬢收集草编技艺的专业术语,逐字整理、翻译、规范排版,渐渐搭起清晰的术语集框架。“草丝绕手”“剪编草艺” 这些带着温度的词汇,不仅成了草编传承的语言支撑,更在整理中让普通话走进家家户户。志愿者们还邀请草编嬢嬢来到社区,与孩子们坐在一起用普通话逐句讲解草编里的传承故事,再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草编作品,让晦涩的老话变成生动的文化启蒙课,让非遗的种子在规范沟通中扎根。

“婆婆,按这里就能叫到车啦!” 志愿者陈治冻一手拿着实践团汇编的《银龄智能生活普通话指南》,一手耐心教老人操作着智能手机,《指南》中不仅包含着手机点外卖、打车等各项老人关注的使用操作,还包含洗衣机、电冰箱等各类智能家电的使用流程。另一边反诈情景剧的舞台上,小演员和志愿者用生活化的台词演绎老人群高发电炸套路,台下老人看得入神,时不时点头记下 “别信陌生来电” 的提醒。“记忆银行” 里,老人慢慢讲述着自己抗震救灾的故事,志愿者认真记录,那些带着时光温度的过往,成了连接时代的纽带。普通话,就这样成了拉近祖孙距离、畅通代际沟通的暖心桥梁。

这个夏天,“‘U’你同行” 实践团以行动彰显当代青年用专业智慧服务社会的时代担当。当航空学子用科普点燃梦想,当随迁少年成为非遗术语传承使者,普通话搭建的不仅是语言之桥,更是代际共融、产教协同、文化赓续的治理通途。柏合镇社区干部感慨:“大学生用一本指南打通智能鸿沟,一副扑克牌衔接产业未来,一座记忆银行存续文化根脉 —— 这就是青年力量对中国式基层治理最生动的诠释。”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