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党建+专业实践"育人模式,4月14日,水利水电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与学生党员代表共赴汉口水文站开展为期一周的"党建引领专业赋能,水文服务民生发展"实习调研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实地研学、技术交流、志愿服务等形式,生动展现了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社会发展、培育时代新人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建领航: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本次活动旨在使师生党员深入长江防汛一线,实地考察水文监测设施运行情况。汉口水文站技术负责人结合2023年长江流域防洪形势,现场演示了智能水位监测系统、泥沙含量分析仪等先进设备的操作流程。"通过触摸这些承载着百年水文记忆的仪器,我深刻体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真正含义。"学生代表在参观百年水文陈列馆时感慨道。教师党员结合《水文学原理》课程内容,现场开展"长江大保护"主题微党课,将红色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科技赋能:构建校地合作新范式
座谈会上,支部与汉口水文站签署《党建共建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水文大数据分析、智慧防汛系统研发等领域深化合作。近年来,该支部党员教师团队已为水文站提供技术咨询27次,联合开发"城市内涝预警模型"等3项创新成果应用于武汉防汛实践。"高校智库与基层水文单位的深度联动,既破解了技术难题,又为人才培养提供了真实战场。"水文站站长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活动现场还成立了由师生党员组成的"长江生态保护志愿服务队",未来将定期参与水文监测、防汛科普等公益服务。

实践育人:锻造治水兴邦生力军
活动特别设置"师徒结对"环节,企业工程师、教师党员与学生组成课题小组,围绕"气候变化对长江径流影响""城市海绵体建设"等前沿问题开展立项研究。"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真实科研项目,旨在让学生对专业价值有了全新认知。
此次调研是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生动实践。水利水电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将持续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组建"流域治理""智慧水利"等师生联合党支部,打造更多"社会大课堂",培养既有家国情怀又有过硬本领的新时代水利英才。
本次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标志着学院在构建"党建引领、专业筑基、服务赋能"的育人新格局上迈出坚实步伐。未来,支部将继续深化校地党建共建,让党旗在治水兴邦一线高高飘扬。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