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赋能职教出海 文化浸润培育国际工匠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泰国留学生思政育人特色案例

2025-09-04 16:11:50 黄达平 江芳 孟令珠 齐恒

中国高校肩负着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福建省双高计划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单位,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探索和创新“党建+留学引航”育人模式以思想政治教育赋能高职院校留学生成长成才。2018年启动中泰合作办学项目以来,先后与因他猜商业学院、清莱职业学院乌隆他尼职业学院等院校合作,依托成立中泰国际学院与福建省高职院校首所海外分校泰中国际学院,累计培养六届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泰国留学生100多人,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与中外文化交流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一、党建领下的职业院校留学生育人思路

(一)构建“党建+留学引航”的工作格局

作为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单位,学院党委创新实施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激励的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学院党委部署监督—支部统筹组织—党员项目推进的三级工作体系,实现党建工作与留学生教育教学同频共振将样板支部的示范效应转化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生动力。党委牵头制定泰国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支部具体组织实施,留学生人才培养项目党员教师带头承担核心教学任务,形成上下贯通的工作闭环。

(二)创新“党建+课程育人”的工作机制

学院党委组织党支部、专业主任与校外事中心、北京唐风汉语教育科技公司构建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形成覆盖招生、教学、管理、服务的全链条保障机制。在培养模式上创新实施1+2学制(1年中国学习+2年泰国学习),配套制定《泰国留学生教学管理办法》《文化实践学分认定标准》等12项制度文件。特别设立留学生工作小组,配备专职辅导员与学生助导,提供全程化育人服务。

三)创新专业+文化的双轮驱动模式

立足物流管理专业优势,学院探索出专业教育筑基、文化传播铸魂的留学生培养路径。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既设置物流信息技术、仓储管理等专业课程,又融入汉语、中国概论、书法等文化课程,形成1+1的课程体系。同时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企业实训的三维培养模式,让泰国留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内涵。如组织留学生参与平潭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企业实践实训,到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平潭校区校内超市进行实训课程的学习和体验,在实践中感受中国企业管理模式与商业文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多维协同的实施方法与育人过程

(一)“文化匠心”铸牢育人根基

以培育传播中国文化的友好使者为核心,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留学生培养全过程组织留学生参加学院中国优秀传统节日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闽商精神·文化艺术节”“匠心传承˙百项技能大赛”等,通过参加州和平潭地域文化交流等,引导留学生从地方视角感知中国文化魅力,了解中国发展成就,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培养其对中国的情感认同与文化认同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国际人才。

二)世界眼光拓展国际视野

依托中泰国际学院平台,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交流机制。一方面邀请泰国职教代表团来访,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和思想政治工作研讨;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团队赴泰国分校调研和讲学,将中国职教标准与教学模式输出海外。在党员教师示范引领下,学院与泰国院校共同开发的《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仓储管理实务》两门课程,获得泰国教育部官方认证并在全国推广。

(三)沉浸式文化体验增强情感认同

一是传统节日中的文化浸润在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精心设计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如中秋联谊会中,泰国留学生参与包饺子、投壶、猜灯谜等民俗活动,在亲手制作月饼的过程中理解团圆的文化内涵;春节期间组织写春联、贴福字活动,留学生用毛笔写下友华爱榕等祝福语,将文化体验转化为情感表达。

二是非遗技艺中的文化传承学院开设剪纸、书法、传统音乐等非遗体验课程,组织泰国留学生到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非遗传承贝雕工作室,动手实践中感受中国艺术魅力。在剪纸课上,留学生学习剪出字、生肖等图案,理解图案背后的吉祥寓意;书法课堂中,通过临摹”“等汉字,体会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2019年,泰国留学生创作的书法作品中泰一家亲被作为文化交流礼物赠予泰国院校。

三是音乐艺术中的文化交融组建中泰文化艺术团,引导留学生学习演唱中国歌曲、演奏传统乐器。留学生将泰国传统音乐元素与中国民谣融合改编,连续在学校和学院的文艺晚会上表演节目,并在福建省高校国际学生才艺展演中获得好评。2023年,艺术团录制的中泰双语版《茉莉花》MV在中泰两国社交媒体广泛传播,点击量突破10万次。

四是语伴结对促进文化融合实施中泰学生语伴计划,选拔优秀学生干部与留学生结成学习伙伴。通过共同学习汉语、练习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参与校园社团活动,促进中外学生文化互鉴。如在汉语角活动中,语伴们通过情景对话、汉字听写比赛等形式,帮助留学生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增进对中国校园文化的了解。

(四)产教融合提升实践育人实效

一是校企协同的专业育人实训学院与福建跨境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留学生实训基地。在双十一等电商促销活动期间,组织留学生参与订单处理、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等全流程操作,直观感受中国电商产业发展水平。企业导师结合实践案例,讲解中国企业的管理理念与商业文化,如"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高效协同"的团队精神等,实现专业技能培养与文化认知提升的双重目标。

二是地域文化的实地研学利用福州、平潭等多地办学优势,开展行走的课堂研学活动。留学生走进马尾船政文化园,了解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历程;参观福州雕刻总厂,观摩寿山石雕等非遗技艺;在平潭北港村,体验海岛民俗与文创产业发展。2023年组织的海丝文化之旅研学活动中,留学生通过考察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遗迹,理解中国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

三、党建引领下的育人成效与特色创新

 (一)文化传播成效显著

 通过系统的文化教育与实践活动,泰国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度显著提升。调查显示,92%的留学生表示通过学习深入理解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85%的留学生会主动向家人朋友讲述中国故事。多名留学生毕业后在泰国中资企业担任翻译或管理职务,成为中泰文化交流的民间使者。如2021届毕业生林美兰在泰国一家物流企业工作期间,牵头组织中泰员工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企业跨文化管理。

(二)合作办学成果丰硕

 中泰1+2联合培养模式获得广泛认可,学院先后荣获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等荣誉,项目入选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开发的中泰双语教材被泰国10余所职业院校采用,形成可复制的职教出海经验。2023年,学院《增强文化认同 增进交流互鉴》案例入选教育部《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成果案例汇编》,成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的典型范例。

(三)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通过留学生教育教学实践,学院党委探索出“党建+留学生引航”育人模式。党委牵头的高职院校留学生思政教育创新与实践课题获省级立项,党员教师发表留学生育人工作、职业教育交流和国际化办学相关论文12篇。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成果转化为育人优势,形成党建促业务、业务强党建的良性循环,相关经验在福建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四、可推广的经验启示

(一)坚持党建引领是根本保障

学院党委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顶层设计、机制创新、队伍建设,确保留学生教育教学正确方向。实践证明,只有将党建工作贯穿国际化办学全过程,才能构建协同高效的育人体系,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

(二)注重文化浸润是关键路径

摒弃单纯的知识传授模式,通过沉浸式体验、情感化认同、实践化传播,让留学生从认知中国认同中国。特别是结合地域文化特色,用小切口展现大文化,如通过闽商精神诠释中国企业家精神,增强文化传播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三)强化多元协同是重要支撑

建立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整合政策、资源、人才等要素。如与泰国教育部门合作实现课程认证,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形成国际化办学的整体合力,提升育人质量与办学影响力。

文化交融如水乳,教育合作似桥梁。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管理学院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深耕中泰教育合作沃土,创新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模式,让更多泰国留学生成为中国文化的知音、中泰友谊的使者,为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职教力量。


责任编辑:魏洪茂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党建引领赋能职教出海 文化浸润培育国际工匠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泰国留学生思政育人特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