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2025年实践育人活动:溯湘江红脉・擎电力之光・绘乡村新篇

发布时间:2025-08-29 17:23:09


  为探索新时代实践育人实践路径,帮扶电院学子坚定理想信念,电力工程学院“湘江电波”育人研学实践团于7月17日至20日赴桂林全州县开展专题实践以“溯湘江红脉・擎电力之光・绘乡村新篇”为主题,开展了一场融合红色铸魂、专业赋能、民生服务于一体的育人研学实践活动。

实践团出发前合影

实践团出发前合影

一、银龄守护:以电力匠心暖桑榆之晚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实践团首站走进全州华康医养中心。实践团成员们兵分三路、各施所长,将专业技能转化为敬老实效。

电工维修组带着绝缘测试仪、万用表等专业工具,对中心配电线路、养老房间电器进行“地毯式”排查,发现并整改线路老化、插座松动等安全隐患12处,修复故障风扇、轮椅充电器等设备10余台,用技术为长者筑牢“用电安全网”。

检查维修电器

检查维修电器

文艺表演组化身“陪伴使者”,与老党员共唱《映山红》等红色歌曲,用红歌唤醒时代记忆;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梳发剪甲、整理衣装、朗读诗词,在细碎关怀中传递“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情。

后勤保障组协助医养中心完成家电、家具安装调配,中心负责人感慨:“这些年轻人不仅守护了安全,更老人们感受到年轻人牵挂,这比什么都珍贵。

读诗朗诵送欢声、唱歌表演赢笑语

读诗朗诵送欢声、唱歌表演赢笑语

在医养中心打扫卫生、擦拭玻璃

在医养中心打扫卫生、擦拭玻璃

为老人们轻梳银鬓、细心修面

为老人们轻梳银鬓、细心修面

二、社区服务:以专业之光解民生之忧

在全州镇老乡家园社区,实践团聚焦农村用电安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

课堂环节,实践团通过“案例演示+互动问答”形式讲解家庭电路维护、雷雨天气用电禁忌等知识,现场发放《农村安全用电手册》50余份,解答居民用电疑问20余条,让“安全用电”变得可感受可操作。

案例演示现场

案例演示现场

安全用电知识小课堂

安全用电知识小课堂

义务维修区,实践团成员熟练地为居民检修家电,成功让28件“待报废”家电重获新生。一旁的儿童活动区氛围活跃,20余名小朋友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用扭扭棒制作“电力小风车”“安全警示标识”,在动手实践中埋下“安全用电”的种子。实践团以覆盖全龄段的服务,将专业电力知识与便民服务相结合,切实传递了“安全用电”理念,彰显了实践团“专业为民”的初心。

社区维修家电现场

社区维修家电现场

扭扭棒制作现场

扭扭棒制作现场

社区服务大合照

社区服务大合照

三、知行合一:以实践之思拓成长之路

(一)探秘米粉工业园:寻产业振兴的“电力密码”

实践团在桂林全州米粉工业园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现状。针对企业用电痛点,实践团提出设计“错峰用电方案”以降低成本的设想。这不仅让成员们感受到地方特色产业的活力,更启发了对“电力服务如何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的深度思考,为探索“电力专业+区域经济”融合路径积累了鲜活素材。

实践团成员学习现场

实践团成员学习现场

(二)走访电网公司:明行业前沿的“成长坐标”

实践团赴新电力集团全州县供电公司开展交流学习,深入了解区域智能电网架构、分布式光伏并网技术等前沿动态,围绕“风电储能如何稳定电网负荷”“农村电网改造难点”等问题与专业人员展开探讨。从“理论课本”到“实操现场”,从“模糊的职业规划”到“清晰的能力清单”,此次活动有效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平台,助力电力受助学子明晰行业发展方向,为职业规划提供了实践依据。

交流会现场

交流会现场

四、红色铸魂:以湘江精神励青春之志

(一)湘江战役纪念馆:在历史回响中悟初心

实践团来到湘江战役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浓厚的红色氛围将研学推向高潮。红领巾讲解员从青少年的视角出发,生动地讲述了战役中感人至深的事迹。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突破封锁的英勇壮举,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洗礼,根植爱国情怀。

认真倾听讲解

认真倾听讲解

馆内合影

馆内合影

(二)烈士陵园:在今昔对比中强信念

参观纪念馆之后,实践团师生前往湘江战役烈士墓。在庄严肃穆的烈士墓前,实践团成员整齐列队、全体默哀,向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全体党员庄严列队,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在陵园上空久久回荡。

随后,实践团代表进行了诗朗诵,以深情的语言缅怀先烈、致敬英雄,表达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的决心。实践团还向烈士敬献了精心创作的剪纸作品,以独特的方式寄托对先烈的追思。

重温入党誓词并进行朗诵

重温入党誓词并进行朗诵

(三)毛竹山村:在振兴画卷中添力量

实践团走进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就该村葡萄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开展专题调研;并开展“电力诊疗进千村”行动,对村里电路进行检修巡查。

在村民王德利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实地考察了科技革新为现代农业带来的鲜活案例。毛竹山村凭借本地资源,靠科技革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搭建智能温控大棚,引进阳光玫瑰、妮娜皇后等优质葡萄品种,打造从种植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使生态效益成功转化为经济效益。

“电力诊疗进千村”:实践团在王德利的讲解下巡看线路

“电力诊疗进千村”:实践团在王德利的讲解下巡看线路

实践团成员调研葡萄园农业物联网应用

实践团成员调研葡萄园农业物联网应用

联合村委开展“电波助农”直播策划合影

联合村委开展“电波助农”直播策划合影

随后,实践团走进村委会,开展“安全用电课堂”;通过安全用电实验演示、触电急救模拟演练,培养“小小电力安全员”,筑牢乡村振兴根基。同时,慰问老党员,聆听他们参与村庄建设、投身党的事业的故事,坚定电力受助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演示教学触电安全急救

演示教学触电安全急救

慰问老党员

慰问老党员

(四)战役旧址:在革命精神中励青春

1.剪纸凝情忆烽烟

实践团与来此缅怀先烈的游客们携手开展“红色剪纸寄深情”活动,以传统剪纸艺术为载体,共同创作以“红军长征”“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剪纸作品。一幅幅生动的剪纸,既展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形象,也传递了新时代青年与少年儿童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

与游客合作剪纸

与游客合作剪纸

2.话剧重现英雄魂

渡口江畔,实践团倾情演绎话剧《肉身通电》,还原红军战士在湘江战役中以血肉之躯架设通信线路的壮烈场景。烈阳高照中,演员们用铿锵的台词和饱满的情感,“革命理想高于天”——那是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更是代代相传的家国担当。

实践团成员话剧表演

实践团成员话剧表演

3.微党课明报国志

在光华铺阻击战旧址,电力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邹翠云以“赋能红色热土 电亮振兴征程”为主题,为受资助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微党课。

这堂在革命旧址上的微党课,将红色基因与电力使命紧密相连,号召受助学子:传承先烈精神,胸怀“国之大者”,精研电力技术,立志扎根基层。投身老区电网升级、新能源开发一线,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可靠、绿色、智能的电力能源,真正赋能这片英雄的热土,走好新时代能源人的长征路!

微党课学习现场

微党课学习现场

党课结束后,实践团将亲手制作的剪纸作品敬献于烈士纪念碑前,以表达对英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敬献剪纸

敬献剪纸

结语:以青春之力续写湘江新篇

四天实践,受助学子们怀着感恩之心,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从寻常巷陌到红色旧址,从技术服务到精神洗礼。作为国家资助政策的受益者,他们深知“受助思源”的责任,以“电力人的专业”服务民生,以“青年人的热忱”传承红色基因,以“受助人的感怀”在实践中读懂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意。

此次活动更是一堂“将小我融入大我”的思政课——电力人的初心,是让每一度电都服务于人民的幸福;青年人的使命,是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实践中焕发新的光芒。未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受助学子将继续以“电力之光”照亮基层,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在乡村振兴、电力发展的征程中,用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书写属于新时代的“湘江答卷”,让“厚德笃学 砺能敏行”的校训精神在新时代育人实践中绽放璀璨光芒。


责任编辑:唐菲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电力人的初心,是让每一度电都服务于人民的幸福;青年人的使命,是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实践中焕发新的光芒。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