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3 月 16 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党支部在 “一站式” 学生社区思想政治研修中心开展 “寻迹黎平会议旧址,感悟红色建筑里的初心力量” 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全体党员通过沉浸式历史学习、微党课讲授与专业赋能分享,深刻感悟革命智慧与文化传承使命。
活动第一部分为沉浸式课堂,以纪录片《长征中的黎平会议》拉开帷幕。影片重现了 1934 年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封锁线后,在黎平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力主放弃北上湘西计划、转向黔西北建立新根据地的历史场景。
第二部分为微党课引领,支部书记结合 PPT《寻迹黎平会议旧址,感悟红色建筑里的初心力量》,从历史脉络、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三个维度,展开讲解。他强调,黎平会议旧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是革命历史的见证,更是 “建筑语言讲述红色故事” 的典范。通过对比旧址改造前后的空间布局,党员们深刻体会到 “保护与利用并重” 的实践路径 —— 如封火墙的修缮保留了清代古宅风貌,而内部展示陈列则运用声光电技术再现历史场景,体现了 “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传承” 的理念。
第三部分为专业赋能,党员教师钱美伶以 “建筑美学与地域文化转化” 为主题,从建筑设计方面分享了黎平会议旧址红军临时指挥部的空间改造智慧。她指出,旧址的 “彩绘门窗” 融合了苗族蜡染纹样与汉族传统吉祥图案,红军指挥部的临时改造则通过 “空间重构” 实现功能与精神的双重表达。她呼吁党员教师 “以专业为画笔,在红色建筑中寻找设计灵感,让革命精神在艺术创作中焕发新生”。
本次党日活动创新采用 “理论学习 + 专业研讨” 模式,将红色教育与学科特色有机结合。党员们表示,通过对黎平会议旧址的 “建筑解码”,不仅深化了对革命历史的认知,更找到了艺术设计服务文化传承的切入点。支部书记强调,未来将继续探索 “红色资源 + 艺术创新” 路径,推动师生参与红色文旅项目设计,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的重要指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