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由数据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志愿服务队队长胡湘苑带领的队伍开始了参与社区街道办事处的相关工作。他们秉持走进社区,为人民服务的相关理念。他们认为走进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才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责任担当与成长路径。
紧锣密鼓,精心准备
基层是最贴近民生的土壤,这里有最真实的社会肌理,有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有群众最直接的需求与期盼。大学生在基层中,既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在与群众的朝夕相处中,褪去稚气、厚植情怀,真正理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深意。这种扎根大地的实践,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锤炼,更是青年一代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必然选择—唯有读懂基层,才能读懂中国;唯有服务基层,才能让青春在实处绽放光芒。
深入社区走访,贴心协助公民
调节并解决居民矛盾。为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后勤保障工作。这支团队主要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处理一些日常的行政事务,包括接听一些居民的电话咨询,解决他们关于社区的一些相关问题。接着我们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走访排查。例如,车库雨季出现返潮,漏水等相关问题。与此同时,跟随社区调解员和民警一起参与了邻里纠纷调节,包括楼道堆物、装修噪音、宠物扰民等问题。通过倾听双方诉求、分析矛盾焦点、提出折中方案,助力纠纷化解。
重返社区,助公行动
整理相关文件。协助社区网格员整理居民档案,录入基础信息,核对辖区内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数据,确保信息更新及时准确。在社区服务大厅值班,为居民解答社保办理、居住证办理等咨询。帮助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整理社区居民楼的相关人员信息登记表,充分发挥了计算机专业的优势。
走进乡村,关爱老人
关爱独居老人。我们联合社区力量,通过系统梳理辖区人员结构,精准摸排独居老人群体基本情况,构建起涵盖健康指标、生活诉求、兴趣偏好等维度的精细化服务档案。依托上门走访、入户调研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暖心探访与陪伴服务,深度关注老人精神状态,耐心倾听其人生历程与生活难题,以细致关怀筑牢情感支撑,全力守护独居老人的身心愉悦与晚年幸福感。
活动结束时,“踏足迹,促融合”三下乡团对向当地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全体队员对东北抗联精神的理解,也增强了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哈尔滨华德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经历,也为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