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双轮驱动,双色育人”湖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党支部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5-10-23 18:38:35

一、支部情况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党支部作为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是一支充满活力、勇于创新、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党支部现有党员36人,包括高级职称党员14人,博士党员27支部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马克思主义学科特色,创新实施“双轮驱动”工作模式“两山”理念绿色育人品牌为“生态引擎”,以马克思主义讲习所红色育人品牌为“思想引擎”,推动支部建设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深度融合。近年来,支部涌现出全国百名“两课”优秀教师、中宣部全国优秀宣讲报告获得者、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十三五”学科组专家、省“担当作为好支书”、省师德先进个人等一批先进典型。

二、“双轮驱动,双色育人”实践路径与创新举措

(一)拓展路径,党建代入专业,践行初心使命

通过“党建+学科双轮驱动,拓展支部建设路径,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党建+”新格局“党建+教育”,强化政治引领。通过“集体共学、交流互学、培训助学、实践拓学和个人自学”的“五学”模式提升党员教育质效,“以研促学、以学促教”,把支部活动融入教研,开展“道德讲堂”、余村现场教学、博士蹲点调研等活动,敦促教师党员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立德树人实践、转化为“铸魂育人”实效“党建+业务”,强化专业能力。与学生支部结对帮扶,健全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组建师范生技能培训指导小组等,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开展“读学讲悟”“中特青年说”“中学名师进课堂”“明达讲堂”“从游茶约”等特色活动,践行“教书育人”的职业使命。“党建+服务”,强化党性锻炼。以推动湖州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己任,依托“红色引擎”宣讲团,以大学生、企事业单位为主体,构建面向高校、社区、村镇的立体化党建服务阵地,推动宣讲从校内向社会扩展从线下向线上延伸,提升支部服务力和影响力。

深化党建+“双色”育人品牌内涵

支部持续擦亮党建+“双色”育人品牌,全面提升支部“一融双高”建设水平。深耕党建+“两山”绿色育人品牌,打造生态实践高地依托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两山理念研究院”,组织党员博士团常态化开展田野调查。依托“两山”理念开发特色课程群,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形成“理论+实践+案例”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创新“两山”理念现场教学模式,持续打造思政金课,在安吉余村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每学期组织授课班级学生赴安吉余村等开展教学实践,获批国家一流课程(实践课)1相关做法受到《光明日报》《中国环境报》相继报道。擦亮党建+“宣讲”红色育人品牌,筑牢思想引领阵地依托“红色引擎”宣讲团,深入乡镇、企业、社区等基层阵地开展理论宣讲50余次“八八战略”“乡村振兴”“文化建设”等主题,在浙江省长湖监狱、滨湖高级中学等地举办讲座20余场,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方言土话”。打造“巴士党课”宣讲品牌,将大巴车改造为流动宣讲阵地,通过“书记领学+互动问答”等形式,利用调研考察的行车时间开展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专题学习,如赴湖州清廉馆途中开展党史清廉故事宣讲,形成“理论学习—实地观摩—感悟分享”闭环体验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实现理论学习与场景体验的深度融合。

三、建设成效与示范价值

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团队。通过系统培育机制,建成一支教学科研双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团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市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高质量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并获省一流专业教师党员获中宣部表彰1项、省级荣誉3项、市级荣誉4项、校级荣誉6项,获国社科项目5项,创新了一套思政实践教学体系。支部党员在品牌创建中,积极探索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打造了一套校地共育的思政实践教学体系获评国家级一流实践课程1门、省级思政课改革项目2项。培育了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依托党味浓、特色鲜明的“红+绿”双色党建品牌,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传播、湖州地区马克思主义宣讲普及、青马工程人才培养等领域持续发力,已累计开展理论宣讲50余场。构建了多维立体的服务方阵。打造“思政育人、专业育人和社会服务”三大阵地,以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形式开展党员服务,立体化的服务方阵使党建育人有载体、品牌聚力有抓手、榜样引领有平台、协同创新有渠道。

2222




责任编辑:陈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党支部作为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是一支充满活力、勇于创新、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党支部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