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微党课大赛讲稿(六)

2020-12-13 17:24:13 刘璐璐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党员 刘璐璐

 各位同志,大家好,我是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党支部的预备党员刘璐璐。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微党课的题目是《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刘璐璐 微党课照片1.JPG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为文化领域的长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那么,为什么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呢?下面我将从“文化自信的含义”、“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以及“建设文化强国,从我做起”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一、文化自信的含义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

二、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

 第一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这个概念,出自《礼记礼运》,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我们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我国古代的“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这些千百年来传承的理念,已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构成了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第二我们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创造了一系列具有奋斗特质的革命文化。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形成的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是中国革命文化的剪影,它可歌可泣、可圈可点,也无坚不摧、无往不胜。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我们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一个个不可能14亿中国人的努力下变成了中国奇迹。中国的脱贫攻坚成果取得了卓越成效,将在历史上首次彻底消除绝对贫困,这是人类减贫史上的一大奇迹,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力量。

刘璐璐 微党课照片2.JPG

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坚定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基础。文化是影响道路、理论和制度最深层次的东西,它广泛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来,我们能够快速进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文化自信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四、建设文化强国,从我做起

 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学习。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我更应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继承和发扬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加强自身对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深入学习,在思想上精神上和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清代学者张横渠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天,我们尚且不谈奉献社会,不谈为国捐躯,但我们要知道什么才是我们中国人的根基。我们要左手紧握“且教世界换了人间的”壮志豪情,右手秉持义不容辞勇于担当的社会道义,去为中华文化开创一片新天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我的微党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吕锦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