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政实践:“沉浸式”法治教育赋能青春成长——吉林医药学院联合基层法院打造行走的法治课堂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背景下,吉林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党支部创新探索“党建+法治教育”融合模式。2025年5月9日,第二党支部联合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共同开展“模拟法庭叩响青春法治课堂”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场景化教学、角色化体验、数字化观摩等多元形式,构建起“三维立体”法治育人新范式。
合影
角色代入:模拟庭审培育法治思维
在法院审判庭内,由吉林市源汇青少年志愿者精心编排的校园侵权纠纷模拟庭审正在上演。青少年志愿者通过对扮演的审判长、公诉人、律师、当事人、证人、法警等角色的精准诠释,完整复现了法院庭审程序。审判长法槌起落间,控辩双方激烈交锋,旁听席上同学们屏息凝神。“这是我第一次直观感受程序正义的价值”,2023级护理学专业李炜伦在庭审结束后感慨,“课本里的法律条文在模拟实践中变得鲜活立体,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朱珈慧介绍刑事大厅
深度研学:智慧法院解码司法创新
在“青蓝计划”大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师生们实地探访了“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通过志愿者们的讲解,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法院立案流程、刑事审判特点。在少年法庭专区,同学们深入了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机制,并深刻领会了其中的温情司法理念。法警大队现场展示的智能防暴盾牌组合作战、电子脚镣定位系统等装备,更让师生们感受到科技强警的硬核力量。
娜菲沙·吐尔逊介绍少年大厅
王蕊介绍立案大厅
情境体验:司法实践淬炼法治信仰
活动特别设置羁押室情境教学模块。当沉重的铁门在身后闭合,体验囚车内部空间的学生神情肃穆。这种身临其境的震撼教育,比任何说教都更具冲击力。
李炜伦介绍警车囚车
本次创新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贯彻“校-地-社”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举措。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已与船营区人民法院达成合作意向,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为培养德法兼修的新时代医学人才注入法治动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