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支部建设,响应主题教育的号召,鼓励支部形成良好的理论学习氛围,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开设“百位党员讲暨南红色人物”系列微党课专题。以党小组为单位,由学生党员进行策划、拍摄、出镜的系列微党课正式发布。
第四期微党课讲述了革命领袖恽代英的故事。
恽代英,1895年生于武昌,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文学系;1921年,恽代英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恽代英被选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任宣传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他以新闻记者的身份来到国立暨南学堂,向暨南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基础思想。恽代英团结广大同学,引导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在他的带领下,暨南大学成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学生党支部。1927年,恽代英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后,恽代英在党中央宣传部工作。1930年,恽代英在上海任沪东行动委员会书记,同年5月6日,恽代英在杨树浦韬朋路老恰和纱厂门前与工人联系工作时不幸被捕。由于恽代英在敌人面前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敌人以“工人擅自开会有罪”将他判刑5年,并将其先后羁押于漕河泾监狱、苏州监狱。1931年2月,国民党反动派转押恽代英,4月29日中午,敌人将恽代英从牢房押往监狱的刑场时,恽代英神色坦然、昂首挺胸,高唱《国际歌》、高呼口号,英勇就义,年仅36岁。
恽代英把五四时期的青年培养与团体组织经验推广到青年中间,他也从地方性的青年领袖一跃成为全国性的青年导师,并在中共早期青年运动中享有极高的声望。毛泽东称恽代英为“全国革命青年的领袖”,周恩来评价其为“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据郭沫若回忆,在大革命前后的进步青年学生中,没有不知道恽代英、没有不受他影响的人。
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为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进。青年应当以恽代英为榜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从狭小的自我走向现实的革命实践,到民间去,到实践中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