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至31日,江苏工院“新能智行”专业调研践行团赴南通、淮安两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传承红色基因、深耕行业实践、厚植科普土壤”为主线,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调研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在行走中感悟初心使命,在实践中锤炼专业本领。
循伟人足迹,立科技报国之志
实践团走进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在青砖灰瓦间追寻伟人印记。在“两弹一星”功勋展柜前,泛黄的批示手稿记录着周总理推动国防科技发展的日夜操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誓言,在新时代青年心中激荡起强烈共鸣。通过参观成员们了解到,总理当年力主发展民族工业、推动技术自主的战略远见,与如今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决策一脉相承。“总理曾说‘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我们更要把这份自信转化为攻克技术难关的动力。”实践团成员葛同学在参观中说道。


探行业前沿,寻产业兴邦之路
带着红色教育的思想启迪,实践团深入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线。在南通荣盛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成员们详细调研比亚迪、蔚来等品牌车型的市场占有率与技术特点;南通华驰汽车贸易公司的工程师现场演示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解开了同学们关于续航里程的专业困惑;比亚迪4S店内,2024年销售数据的增长让团队感受到产业增长的活力;靓车堡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技师则分享了新能源汽车维保市场的人才需求 ——“既懂三电技术又会智能诊断的复合型人才,现在是行业‘香饽饽’”。


播科普火种,育科技强国新苗
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实践团队来到淮安高港村,开展“驾驭未来:青少年汽车科技启蒙之旅”科普活动。实践团成员们将在企业调研中掌握的新能源汽车知识,转化为青少年能听懂、感兴趣的话语。活动现场,孩子们围着实践团成员,像一群好奇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提出各种问题。“新能源车的电是从哪里来的呀?”“它跑起来为什么那么安静呢?”面对孩子们天真又充满求知欲的提问,实践团成员们耐心解答,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把复杂的技术原理讲得浅显易懂。在互动交流中,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科技的向往光芒,不少孩子表示,长大后也要像实践团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学习科技知识,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暑期实践,江苏工院“新能智行”团队以红色精神为引领,以行业实践为路径,以科普传播为延伸,构建起“感悟-实践-传承”的完整育人链条。大家表示,将把实践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持续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让更多青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赛道上,续写属于新时代的强国篇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