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晴计划”——党建引领精准心理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25-10-07 19:43:54

山东建筑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全省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核心主线,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德育思政工作全过程。学生工作部党支部秉持“三全育人”理念,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精心构建“浸润”“守护”“成长”“数字赋能”四个层面、多维协同、内生驱动的工作体系。2025年,支部牵头申报的《“心晴计划”——数字赋能心理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

一、心晴浸润,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立体化打造教学体系。山东建筑大学构建以必修课为主体,以网络课程、团体训练为补充的“1+X”多元化教学体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2门,打造“心晴·成长”等网络课程,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获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

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山东建筑大学打造“五育塑心”等品牌,每年依托“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开展活动50余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立“筑基”宣讲团,打造“学习时刻”等品牌,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让大学生从革命前辈的奋斗故事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前进力量,每年开展学生政治理论学习1300余场,

全方位拓展育人空间。山东建筑大学结合“00后”大学生特点,积极发挥网络育人作用,依托“学在建大”公众号开设“心晴在线””等心理专栏,强化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打造“心晴直播间”“筑基讲坛”等讲座品牌,邀请全国劳模、清华大学心理中心教授等担任主讲人,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引领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

二、心晴守护,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立足“发现早”,实现关口前移。山东建筑大学持续健全“年测评、月摸排、日报告”工作制度,每年面向全体在校生开展心理测评,每月建设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信息库,每日报告突发心理危机情况,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制定并落实“一生一策”帮扶措施。

立足“研判准”,注重精准预防。山东建筑大学通过“三步评估、三级预警”工作法,实现对重点关注学生的分类施策、分级处置。采取“周研判”与即时研判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深入开展心理危机研判会等工作,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学生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立足“反应快”,力求快速处置。山东建筑大学建立全程全员、协同主动、多维立体的危机干预工作机制,织密“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网络,支部党员深入二级学院,落实专职心理教师联系学院制度,健全危机事件预警机制,协助学院开展危机干预处置工作。

立足“保障实”,确保有力支撑。山东建筑大学建设以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电话咨询、网络辅导为主的“四位一体”咨询服务体系,每年开展个体心理咨询800余人次,团体心理辅导200余场。与中共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支部委员会建立党建共建单位合作关系,以党建引领业务提升,畅通转介就医便捷通道。

三、心晴成长,打造专业育人队伍

咨询师专家化。山东建筑大学定期组织专兼职心理教师参加省内外专业心理培训,依托“心晴读书会”落实“五个一”成长计划,持续加强专业学习和督导。支部周秀艳同志担任山东省家庭教育专家团成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工作。

辅导员专业化。山东建筑大学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从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等方面提升辅导员的心理育人工作能力。支部密切联系教师党员、普通群众,贴心提供专业服务,定期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心晴下午茶”等心理沙龙,提升教职工心理健康素养。

朋辈队伍规范化。山东建筑大学每年开展朋辈队伍心理健康专项培训,通过理论、技能等内容丰富的课程,切实提升学生的朋辈互助能力。开展朋辈队伍“十佳百优千星”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朋辈尤其是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

四、数字赋能,创新精准服务模式

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学生心理危机预测系统。山东建筑大学通过开展相关部门座谈会获取25项学生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取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关键特征,探索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实现心理危机的精准预测。

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心理关爱系统。山东建筑大学根据学生心理危机预测系统的预测结果,对存在潜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制定一对一帮扶措施,在经济、学业、就业、身体健康等方面,联合相关部门党支部,制定帮扶对策,实现提前帮扶,降低心理危机风险和发生率。

“心晴计划”以党建为引领,以实现精准心理育人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坚韧意志品质为重点,通过强化三个驱动(成长驱动、需求驱动、品牌驱动),实施四项计划(数字赋能计划、心晴浸润计划、心晴守护计划、心晴成长计划),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化、精准化、特色化、多元化、科学化,精心打造“心晴计划”育人品牌,构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全面助力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责任编辑:桑肖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5年,支部牵头申报的《“心晴计划”——数字赋能心理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