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开展“学习两会精神 推动工作实践”主题党日暨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说课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卫成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
会议首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李卫成指出,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有敏锐意识,努力寻求思政教育改革与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突破,通过AI不断赋能思政课教学。
其次,开展“全国两会”学习分享。第一党支部乔德博老师与第二党支部曲倩老师分别围绕“教育强国”“职教改革”“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等热点问题,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畅谈感想体会。乔德博谈到:一是职业教育为我国的现代产业、现代制造业作出了相当的贡献,这个领域的70%的人才来自于职业教育的培养,对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教育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在此背景下,深刻感受到职业教育前景广阔,教师责任重大;二是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教师必须主动适应数字化转型对教学能力提出的系统性挑战,教师既要善于利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同时,也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这些技术,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不被其束缚。曲倩重点从思政课教师的角度谈如何将两会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她认为作为思政课教师,在落实两会精神方面要把握三个着力点:一是以两会精神为引领,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二是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三是以实践育人为抓手,培育时代新人使命担当。
再次,开展我来讲党课(“红色商人”系列微党课),王秀霞老师以《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陈嘉庚》为题进行党课分享,讲述了陈嘉庚先生一生热爱祖国、情系桑梓,紧紧地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结合在一起,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业务推进方面,在“磨课题,共成长”环节,冯睿老师以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研究青年项目《“中职一高职”思政课有效衔接的模式构建与路径研究》为例,从选题方向、前期准备、申报书撰写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在“研理论,共提升”环节,李敏老师以《加速主义、技术封建主义与AI发展》为题进行了分享,在人工智能(AI)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发展的时代,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了进步,但也伴随着颠覆与挑战,关键在于如何让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同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