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院人文实验班与“中外翻译史”课程联合举办课外行走活动

发布时间:2021-10-28 11:03:56

漫步徐汇 知译学史

2021年10月17日下午,为深入了解近代上海徐家汇地区翻译历史文化与建筑特色,认识上海在中外翻译与文化交流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体悟近代科技翻译先驱的爱国情怀与专业精神,上外英语学院人文实验班与“中外翻译史”课程联合上海图书馆共同举办了一场名为“漫步徐汇 知译学史”的课外文化行走活动,学生实地探访了光启公园、上海气象博物馆以及徐家汇藏书楼,在漫步中感受上海翻译史的独特魅力。



第一站 光启公园



徐光启是中国“放眼看世界的先驱”,被誉为“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他突破时代和地域的局限,提出“欲求胜超,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的主张,介绍“西学”,翻译《几何原本》等西方著作,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本次行走活动的第一站——光启公园,上海图书馆的徐锦华老师细致地为大家讲解了徐光启的生平及其后世收获的赞誉。在徐光启纪念馆内,同学们了解到徐光启和利玛窦共同翻译《几何原本》过程中克服的重重难关,也体会到徐光启从小立志“立身行道,治国治民,崇正辟邪,勿枉活一世”的高尚爱国情怀。


第二站 气象博物馆



上海气象博物馆前身为徐家汇观象台,成立于1872年,是中国沿海第一座观象台。其悠久的历史,见证也记录了近代西方天文、气象、地磁等学科知识传入中国的历史。同学们惊奇地了解到,我们日常在天气预报中所听到的“上海气温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点”其中的“史”就是由这一座清水砖墙、红砖窗框的罗马风格建筑为我们记录下来的。上海气象台自1872年12月1日启动气象观测至今,100多年来从未间断对上海的气象观测,是中国唯一的百年气候站。




在博物馆中,有一幅台风的画像给同学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没有任何飞机和卫星用于气象观测的年代,气象学家们通过在地面上不断进行气压的测量和记录,用一条条等压线进行测绘,最终画出了和现在卫星云图十分吻合的台风图像,这种严谨刻苦的学术态度和科学精神令同学们肃然起敬。


第三站 徐家汇藏书楼



徐家汇藏书楼由天主教耶稣会士于1847年创办,是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也是我国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缩影。进入藏书楼,楼内浓厚的历史气息和丰富的藏书让同学们瞬间有了穿越历史之感。在徐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楼内保存着1800年之前[w1] 出版大量西洋善本,其中包括早期中外语言对照辞典、早期中国典籍和文学作品西译版本、早期欧洲汉学资料等珍贵文献。这座藏书楼为我们记录下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灿烂历史。




在藏书楼内,徐老师还将《几何原本》等几本近代科技翻译史上的珍贵古籍带到同学们眼前,让大家有机会接触这些历史长河中的珍宝,观察这些译著如何跨越文化、沟通中西。其中极其有趣的一本是卜弥格的《中国植物志》。这本书于1656年在维也纳出版,书中详细地介绍了二十几种中国或亚洲的植物和多种中国的动物,书里还配有若干与之相应的彩色版图,有菠萝、荔枝、松鼠、麋鹿等,画面十分生动。此外,徐老师还向同学们展示了西医中传过程的一些重要译本。透过一张张泛黄的书页,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同学们也对我国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的历史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

通过本次行走活动,同学们不仅近距离接触到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译本,学习了先辈翻译家们心系国家民族、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和开放包容的世界观,也更加深刻地体悟到翻译对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增强了对翻译专业的认同感和对翻译职业的使命感。



学生感悟


通过实地造访古建筑与纪念馆,我对中国近代翻译史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也对前辈翻译学家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光启纪念馆里徐光启的译著让我大饱眼福,张张泛黄的书页不仅使我感叹着时代的沧桑,也使我敬仰翻译家徐光启的功力。他着实是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是所谓西学东渐的第一人,是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极其重要的一个历史人物。(2019级 张嘉璐)

 在参观之前,我就一直在思考:我热爱的翻译工作的最终价值是什么?是我们参与翻译的过程,还是翻译出的成果?在参观后,我逐渐明白:翻译的过程没有终点,它的意义最终要指向文化的传播、交融以及进步。我不能说以后一定能为文化传播做出多大贡献,但我愿意用自己的汗水与心血,一步步讲好中国故事。(2019级 王瑞馨)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英语学院人文实验班与“中外翻译史”课程联合举办课外行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