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 美国研究中心举行“博雅论坛”第五讲

发布时间:2023-02-22 08:45:39

11月29日晚,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文系主任陈靓教授做客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博雅论坛”,做了题为“文化比较视域下的欧洲中国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线上讲座。讲座由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林玲教授主持,来自上外及全国各地院校的百余名师生参与了讲座。

图片

首先,陈教授从外语学科与区域国别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角度切入,围绕外语学科五大学科领域即语言学、文学、翻译、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区域国别研究视域下的区域国别学展开探讨,对近年来国家社科相关立项课题的主题进行了梳理。陈教授指出,国别和区域研究借助历史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语言对象国家和区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中外关系,注重全球与区域发展进程的理论和实践,提倡与国际政治、世界史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并归纳了区域性涉及的五个范畴——政治、经济、地缘、安全和社会。

图片

在此基础上,陈教授结合其目前主持的“21世纪欧洲中国学”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从跨学科研究方法、多语种研究工具、历时与共时结合的时间维度、中国本土视角等层面,详细阐述了该项目的研究思路、理论框架与研究路径。其中,陈教授重点探讨了以“文化比较”为视角的区域国别研究思路,即以“区域性”“新区域主义”理论范式结合比较视域说以及美国性别研究中的“交叉性”理论,反向建构“文化比较视域”下的区域国别研究方法,具体应用包含量化分析、文本细读、史实考证和文化维度等层面,提出以影响研究的方式构建历时性研究轴,以平行研究搭建共时性研究轴,以及从文化维度以交叉的方式展开构建立体的“矩阵”模式的研究方法。

最后,陈教授指出,秉持“文化比较视域”方法的欧洲中国学研究是一个持续话语生成的批判范式,为国别研究提供了一种研究视角。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中,陈教授同与会师生围绕外语学科区域国别研究的特色与优势、以及如何突破跨学科研究中的瓶颈等问题展开讨论,持续近2小时的讲座为外语学科视域下的区域国别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视角与交流平台。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11月29日晚,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文系主任陈靓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